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去年1月,為了把自己的好產品推出去,肖運全在村專業合作社的支持下,請鎮專業技術人員建立“如運竹藝”網站。”目前,肖運全正在組織公司員工加緊生產,力爭讓今年銷售收入實現歷史性突破。
“足足2萬個訂單啊,每個單價就折合人民幣200多元!”端午節期間,眉山市東坡區思蒙鎮花池村1組村民肖運全接到一個電話后,喜不自禁。5月3日,他將180個魚篩發往新加坡,沒想到對方收到貨后,立即又訂購了2萬個魚篩。
花池村是“一村一品”省級示范村,全村從事水產養殖的農戶占總戶數的82%,養魚面積達1750余畝,魚苗年繁育能力達20億尾,年產商品魚達1200噸,漁業產值約1600萬元,是眉山市有名的特色鰱魚村。肖運全瞄準市場需求,在漁產業鏈上做文章,辦起了眉山首家以生產魚篩為主的竹藝廠。“從水花魚到成魚的整個養魚過程中,養魚戶要對魚的大小進行分級,達到提高魚產量的目的。整個養魚過程大約需要22個左右規格的魚篩。”肖運全介紹說。
去年1月,為了把自己的好產品推出去,肖運全在村專業合作社的支持下,請鎮專業技術人員建立“如運竹藝”網站。通過互聯網的助推,全國各地訂貨合同絡繹不絕,去年即實現銷售收入150萬元。為了讓產品走出國門,在鎮團委的幫助下,他又建立了一個英文版網站,直盯東南亞等國際水產養殖市場。“馬來西亞市場也和我進行了聯系。”目前,肖運全正在組織公司員工加緊生產,力爭讓今年銷售收入實現歷史性突破。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