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壽螺風波剛過,紅心鴨蛋余波未平,昨天,北京市場又開始停售多寶魚。在我們還在質疑多寶魚是不是真的那么毒時,一位多寶魚養殖者向記者透露了驚人的內幕:在一年賺80萬元人民幣的巨大利潤驅使下,許多養殖者多年來一直在做用藥把多寶魚"泡大"的非法生意。
意料中的停售
記者:"為什么你說早就知道多寶魚會被停售?"
養殖者:"養殖多寶魚都離不開藥,投多了就會被查。
"我在網上看見上海的多寶魚已經沒法賣了,你們北京那疙瘩多寶魚咋樣了啊?被封了沒?"昨天,記者東北的一位朋友陳軍(化名)打電話向記者咨詢多寶魚在北京的情況。陳軍說他最近想在多寶魚養殖行業進行投資,可是近期上海等地的監管部門都發出了慎食多寶魚的"消費預警",這讓他在投資上猶豫起來。于是,他給記者打來電話。
"北京市政府食品安全辦公室今天做出決定,從即日起在全市范圍內停止銷售多寶魚。因為在抽檢的北京多寶魚樣本中檢出獸藥殘留、孔雀石綠等違禁藥物。"記者告訴陳軍,北京地區的各大飯店已開始停售多寶魚,并且包括紅橋在內的幾大水產市場的多寶魚也在下架。"啊?!不會吧!這下慘了!"陳軍聽到此"噩耗"后,情緒十分激動。
但在幾秒鐘的沉默之后,陳軍卻平靜地說:"唉,其實早就知道會這樣!"這樣一句平靜的話語,不禁使記者產生了巨大的好奇心。為什么他說早就會知道這個結果呢?難道他知道什么內幕?
"北京市場多寶魚來源比較廣泛,渤海灣地區是主要的供應源頭,此外還有來自東海和南海的沿海城市。"陳軍告訴記者,他目前生活在東北沿海城市,他的多寶魚計劃已經策劃了幾個月了。由于當地養殖的多寶魚多數銷往北京,所以他特別關注北京市場。
"為什么你說早就知道多寶魚會被停售?"記者急于尋求答案。陳軍說:"養殖多寶魚都離不開藥,投多了就會被查。"
養多寶魚沒有不投藥的
記者:"一般養多寶魚都會投藥嗎?"
養殖者:"海產品養殖沒有不投藥的,尤其是多寶魚。"
陳軍的多寶魚發財夢,其實已經醞釀了多年,他曾經考察過沿海地區多個多寶魚養殖廠,上上下下的關系也都了如指掌,可以說是一個多寶魚養殖銷售的專家。因此,在同他的聊天中,記者得知了多寶魚在養殖過程中的諸多不為人知的內幕。"高投入、高利潤帶來的必然是高風險。"經過對數戶多寶魚養殖戶的調查,陳軍也認可了這個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
"一般養多寶魚都會投藥嗎?"記者對多寶魚養殖是否都涉毒表示了質疑。"多寶魚藥物超標是肯定的!海產品養殖就沒有不投藥的,尤其是多寶魚,幾乎全部都是用藥泡大的!"陳軍道出了多寶魚藥物超標的最根本原因:因為養殖多寶魚投入的資金比較大,而養殖池里的多寶魚只要有一條病死,那整池的魚就都會遭殃,這樣就損失太大了。"因此在養殖中,就算沒有發現多寶魚生病的征兆,平時也要投藥預防著。"陳軍說,如果魚要是真的病了,那藥量就更大了。
陳軍告訴記者:"通常,硝基呋喃類代謝物、孔雀石綠、氯霉素、環丙沙星等是養殖者的首選藥物。因為這些藥價格便宜,可以減低成本,同時又比較容易買到。"據了解,幾年前呋喃西林還是一種被允許使用的漁藥,廣泛用于畜禽及水產養殖業,并曾作為治療藥物和飼料中的藥物添加劑。后經過研究發現,孔雀石綠及其代謝產物(隱色孔雀石綠)具有高毒素、高殘留、高致癌和高致畸、致突變等副作用,同時隱色孔雀石綠由于不溶于水,殘留毒性比孔雀石綠更強。而硝基呋喃類藥物當中的"呋喃西林、呋喃唑酮"及其代謝物AOZ等具有致突變和致癌作用。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早在1995年,歐盟就規定禁止在食用動物中使用硝基呋喃類抗生素,同時還規定了畜禽產品中硝基呋喃類的最高殘余限量。2002年4月,我國農業部第193號公告把孔雀石綠和硝基呋喃類化合物列入《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他化合物清單》,禁止其用于水生食品動物和所有食品動物。
養殖利潤率高達60%
記者:"既然很多人都知道多寶魚養殖過程有問題,怎么還會有人賣呢?你們不怕風險嗎?"
養殖者:"是有風險,但是它的利潤太高了。"
目前全國多寶魚的養殖面積已超過500萬平方米,年產量在4萬噸左右。正是因為該魚種在我國銷量很不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盯上了這個聚寶盆,家在渤海邊的陳軍正是他們其中的一個。
"既然很多人都知道多寶魚養殖過程有問題,怎么還會有人賣呢?你們不怕風險嗎?"記者覺得陳軍的投資是一步險棋。
"是有風險,但是它的利潤太高了。"陳軍介紹說,"多寶魚的利潤達到最高峰的時候應該是在去年,去年大多數多寶魚養殖者都賺翻了,有的甚至一年就賺了幾百萬元。"陳軍表示高額的利潤正是他準備投資多寶魚養殖的原因。陳軍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建立一個多寶魚養殖基地,養5萬尾多寶魚的成本大概在140萬元左右。而按照通常的價格,把一年期的魚都賣掉后,可以獲利220萬元。也就是說,僅僅一年的時間,不僅能夠拿回本錢,還可以得到80萬元的純利潤,利潤率近60%。
陳軍介紹說,養殖多寶魚可以簡單的分三個環節:投資基地、養殖和銷售。首先是養殖基地的建設,陳軍保守地打算先在海邊建一個小規模的基地--2000平方米的養魚棚,人工和原料的費用一共需要20萬元就可以完成基地的建設。
其次,養殖過程中的魚苗、飼料、水電、人工等成本需要120萬元。包括從山東引進的2元一尾的魚苗5萬尾,這些魚每天需要2500元左右的飼料費用。由于多寶魚的養殖密度較大,魚棚需要24小時不斷地打氧氣。此外,魚棚還要每兩天給多寶魚換一次水,這些費用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
不過市場的高需求使得銷售環節更讓人省心。由于渤海灣地區的多寶魚養殖已經多年,其產業鏈條早已經形成,因此,銷售不存在障礙。一條一斤多的多寶魚成本十幾元,批發商以每斤28元的價格主動上門收購。然后,批發商又會以每斤37-50元不等的價格銷往周邊的城市,更遠的還可以賣到北京、沈陽等地。而在一些大城市的高級飯店里,多寶魚的價格更是賣到了上百元一斤。
可憐那些習慣于每天生猛海鮮的食客們,并不知道他們肚里吃進了多少毒物,雖然不是所有的食品都像福壽螺那樣會讓人住院,但"蘇丹紅"、"孔雀石綠"的名字也不應該與食品有所瓜葛,而往往是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我們的質檢部門總會姍姍來遲。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