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淡水龍蝦是我國重點出口水產品之一,也是備受關注的高風險出口商品。十多年來,在各方面的共同協作和努力下,我國出口淡水龍蝦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在歐美等主要國際市場上占有重要的份額。據海關統計,2003年,該商品出口創匯額首次突破1億美元。但是,我們也應當清醒地看到,目前出口淡水龍蝦行業存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為有效推進我國淡水龍蝦行業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筆者就行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談一些粗淺的看法,以供同行參考。
1 出口淡水龍蝦行業的概況
淡水龍蝦學名克氏原螯蝦,隸屬于節肢動物門、甲殼綱、河蝦科、原螯蝦屬,是螯蝦屬最具漁業經濟價值的一種。該蝦適應性強,可廣泛生活于淡水湖泊、河流、池塘、水溝和稻田等水體中,主要分布于江蘇、浙江、湖北、湖南、安徽、上海、山東等10多個省(市)和地區,基本上為自然性野生資源。據統計,截止2003年,全國累計出口淡水龍蝦產品約22.508萬t,創匯11.056億美元,利用淡水龍蝦原料118.92萬t,因捕捉淡水龍蝦而受惠的農戶累計收益約66.7億元。因出口加工行業興起帶出一批提煉甲殼素產品的生物化工企業,由此生產4萬余t甲殼素的終端產品,經濟價值140余億元。
2 出口淡水龍蝦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出口產品賣價偏低,比較效益持續低微
出口淡水龍蝦產品賣價的最高年份是1995年,蝦仁產品賣價6萬元/t~7.5萬元/t,就是這樣的價格還不及美國地產蝦仁出廠價的1/2;蝦仁產品利潤高達3萬元/t~4.5萬元/t,整肢龍蝦產品利潤可達1萬元/t~1.8萬元/t。隨著淡水龍蝦原料價格的上漲、出口賣價的下降、加工成本的增加,出口加工企業的比較效益大幅度下降。
2.2出口貿易市場的不可預測性和風險性相當大,在突破國外技術和貿易壁壘等方面的能力比較脆弱
我國淡水龍蝦產品95%以上出口到歐盟和美國,出口量大約各占總量的1/2。十多年來,淡水龍蝦產品的出口并非一帆風順,一直經受著考驗,也由此篩選和淘汰了一大批生產企業。主要反映在:①歐盟、美國先后實施衛生注冊備案和HAC—CP注冊制度后,一批生產企業被淘汰出局。②美國針對淡水龍蝦仁不斷出臺反傾銷議案。我國國內大部分生產經營企業因不堪30%~120%的高額關稅而退出美國市場。美國今年繼續執行反傾銷稅,而且稅率高達223.01%,我國淡水龍蝦出口市場失去了半壁江山,出口行業受到嚴重打擊,經濟損失慘重。③歐美國家對進口淡水龍蝦產品實施動態的質量檢查制度。由于我國不少小龍蝦企業存在產品安全衛生問題,有些被停產整頓、吊銷對外注冊代號,有些產品甚至引發了對包括淡水龍蝦產品在內的動物源性食品全面禁運。
2.3產品的安全衛生問題時有發生,安全衛生隱患依然突出
過去的十幾年,出口淡水龍蝦產品質量問題可以說年年都有,引發了一系列的外貿質量糾紛事件和政府間的貿易摩擦,如美國FDA的“黑名單”、歐盟的全面禁運、人關時擴大抽樣檢查。追溯出口歷史,質量問題的內容也在不斷衍化。1999年之前的焦點集中在品質差、包裝低劣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霍亂弧菌、李斯特桿菌、沙門氏菌、創傷弧菌、溶藻弧菌等細菌衛生指標問題;2000年.2002年,質量問題的焦點集中在氯霉素上;2002年以來的焦點又集中在硝基呋喃類及其代謝物上。這些問題固然有進口國的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重要因素在內,但是,有些產品確實存在安全衛生質量問題。
2.4行業秩序比較混亂,質量水平參差不齊
行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在以下方面:①生產經營企業之間為了爭搶國外客戶,低價傾銷,傾軋市場。②不同省份和地區的企業在安全衛生自控能力方面存在差異,有些企業源頭的安全衛生監控工作還很薄弱,自控體系與官方監控體系之間的銜接不協調。③非注冊的地下工廠活動猖獗,這些廠衛生條件差、管理水平低、產品安全衛生問題多,而且產品基本上都流人國際市場,造成嚴重的安全衛生質量隱患和問題。④部分出口淡水龍蝦衛生注冊企業為了獲得暴利,違反國家質檢總局衛生注冊編號制度,收購地下]二廠或企業的水貨出口。
2.5 自然資源開發一轟而上,淡水龍蝦資源日漸稀少
雖然淡水龍蝦的繁殖力比較強,長江流域的自然資源一度比較多。但是人為掠奪性地捕撈收購和原料大戰的力度更強。多年來,大大小小的出口加T企業和地下工廠不顧淡水小龍蝦的自然繁殖規律,不分規格,無限制地收購,對50 mm以下的幼蝦也不放過,蝦農無限制地捕撈,甚至在少數地方利用農藥誘捕,一網打盡。因此造成淡水小龍蝦資源日趨貧竭。2004年8月,很多加下企業已無蝦可收或者收購幾天的原料才夠一天加工。
2.6國內消費市場異軍突起,出口行業將面臨無米之炊
近幾年來,在出口市場的帶動下,淡水小龍蝦在國內由無人問津逐漸演變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現在南京、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食蝦風氣日盛,許多餐館已到了無蝦不成席的地步。據了解,2004年夏天,僅南京市淡水小龍蝦的日消費量就達70t~80t,這個數量是國內2家~3家出口加工企業每日原料需求量之和,而且原料蝦收購價遠遠高于加lT企業,如目前上海、南京等城市就連60mm左右的小蝦收購價也高達10元/kg~12元/kg.按此價格收購加工出口,原料成本價就達5萬元/t~7萬元/t,長此以往,出口行業基本上就沒有生存的空間了。
3 出口淡水龍蝦行業存在問題的原因剖析
3.1 企業缺乏大局觀念,唯利是圖,各自為政,商業欺詐行為時有發生
現在出口淡水龍蝦企業都是在歐盟或對美罔FDA、HACCP注冊備案的企業,其對外衛生注冊編號既是向歐美出口產品的綠色通行證,也包含了中國政府部門對進口國在安全衛生管理方面的承諾。但是,有些企業往往不能做到誠信和自律,違反出口衛生注冊管理制度,從而埋下了嚴重的安全衛生隱患。特別是少數國外商人和國內企業在經營和貿易上不顧大局,搞商業欺詐,假借產品安全衛生問題達到自身利益和目的,結果為了一己之利人為制造事端,給整個行業和國際貿易帶來沉重損失。
3.2行業協會的作用有待發揮
最近幾年來,雖然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小龍蝦分會在規范小龍蝦出口秩序、加強內部管理、擴大出口、提高行業整體收益方面做了不少_丁作,但是,針對國際市場不斷變化的新形勢和新要求,尤其是對貿易和技術壁壘和應對打擊的研究還很不夠;對如何提高行業整體出口效益,提高出口小龍蝦市場的整體比較收益等方面,還缺乏可操作性的對策;對國內生產經營企業惡意競爭、商業欺詐和違規操作以及注冊廠收購非注冊廠家產品等行為的查處力度還很不夠,缺乏實質性的措施。
3.3不少企業對產品的安全衛生自控能力還比較差,HACCP體系運行“兩張皮”的現象依然突出
出口淡水龍蝦行業是國內最早推行和運用以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為核心的安全衛生監控管理模式的食品企業,其宗旨就是對產品的農獸藥殘、有害元素、有害微生物等實施有效監控,保證產品的安全衛生質量符合以歐美為主要市場的進口國技術法規要求,也是企業得以能夠突破發達國家技術門檻、打進市場的敲門磚。但是,有些企業為了擁有對外注冊代號和m口資格,雖然已建立和實施了HACCP安全衛生監控體系文件,是與進口國技術法規要求相比還存在差距。
3.4國際市場形勢日趨復雜。進口國傳統的關稅壁壘和現在的非關稅壁壘日趨嚴重
近幾年來,頻繁發生的貿易摩擦已成了制約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出口淡水小龍蝦行業也深受其害。淡水小龍蝦加丁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蝦仁加工靠手丁操作。我國的勞動力成本大約相當于美國國內同行業的1/8~1/10,低成本的產品低價對美出口銷售,激起美國國內生產商提出反傾銷議案,美國為了保護國內利益,對我出口淡水龍蝦產品征收高額反傾銷關稅,特別是2004年淡水小龍蝦反傾銷案日落復審應訴失敗,基本上就封殺了我國淡水小龍蝦對美出口的市場,而我國出口淡水龍蝦行業的半壁江山依然在美國市場。
形式多樣、更為隱蔽和堅固的非關稅貿易壁壘的威力越來越大,影響深遠。對包括出口淡水小龍蝦產品在內的動物源性食品,相關的非關稅貿易壁壘的重要表現形式有進口禁令、技術性貿易壁壘、SPS協議、反恐壁壘等。這些非關稅貿易壁壘猶如殺手锏,在雙邊貿易中假借保護人類、動物健康和環保之名直接限制進口,使我國出口淡水小龍蝦行業飽受其苦
3.5淡水龍蝦原料個體的安全衛生質量差異大。源頭監控管理工作任重道遠
作為天然資源的淡水小龍蝦,其能夠生存于江河湖泊、池塘水溝等多種水體中的生物特性,決定了原料安全的復雜性。由于出口加工企業收購的淡水小龍蝦原料是由農村千家萬戶的老百姓捕捉于自然環境中的,在捕撈收購過程中,原料蝦從捕捉人到最終送到出口企業廠門內往往要經過三五道中間原料經營商的環節。因此,目前淡水小龍蝦原料只能溯源到哪一片產區,無法溯源到哪一處田垅。由于空氣、水源、土壤污染和人為因素,淡水龍蝦隨時有可能發生微生物、重金屬和藥害殘留超標等情況,這些問題在短期內還無法根治。目前在這最重要的源頭工作方面還存在相當多的隱患和實際困難,僅靠事后抽樣檢測難以保證整批產品安全衛生質量。
3.6出口淡水龍蝦行業的相關行政執法和管理工作有待強化和統一
①淡水龍蝦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和保護工作基本上還是空白,原料產區的開捕、安全衛生監控和收購還缺乏行之有效的統一管理。②不同省份和地區在出口淡水龍蝦產品安全衛生檢測的項目、抽檢數量和方法等方面還存在差異,各地掌握不一。這樣就導致不同地區間企業的檢測成本差異相當大,全國不統一,從而造成企業在衛生注冊編號“專廠專號專用”的制度執行上滋生違規行為。③對問題或“黑名單”企業的處罰力度不夠,致使個別企業有恃無恐,無視相關法律法規的權威性,造成執法人員的監管難度增大。
4推進出口淡水龍蝦行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途徑
新形勢下存在的上述困難和問題,實際上意味著出口淡水龍蝦行業已面臨著生死悠關的抉擇,應該引起相關政府部門、企業和行業協會的高度重視。要立足現狀,著眼未來,統籌考慮,努力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從根本上推進出口淡水龍蝦行業持續、健康和穩定地發展。
4.1 培植有實質意義的利益共同體。建立以企業和商會為主體的出口淡水龍蝦行業預警機制
在復雜的國際市場形勢和國內從水體到餐桌的小龍蝦安全衛生控制鏈中,靠單個企業來應對顯然是不可能的,行業內部必須從松散到緊密,依靠誠信、質量、效益、市場維護來增強和穩定出口小龍蝦產品的生命力。該預警機制應該力求信息渠道廣泛,資料傳遞迅速,調查研究充分,立案反應及時,把工作重點由事后處理轉向事先預防,把可能出現的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形成一套縱向指揮管理、橫向密切配合的組織機構,在企業、商會和政府部門之間建立起有效的溝通渠道,遇有問題,快速反應,快速行動,切實維護淡水小龍蝦行業的整體利益。
4.2統籌出口淡水小龍蝦產業鏈上的各管理環節的關系
對淡水小龍蝦產品的管理涉及方方面面,要確保產品不出問題,就需要統籌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面的關系:①統籌小龍蝦安全衛生體系與企業誠信體系。②統籌HACCP體系認證、衛生注冊與日常監督管理。⑧統籌出口管理體系與內銷管理體系。④統籌源頭治理與過程監控和項目檢測。⑤統籌政府職能部門監管模式改革與工作質量檢查。⑥統一農、獸藥殘等安全衛生項目的檢測尺度,各國對進口小龍蝦的檢驗項目和具體限量不盡相同,為了規范管理,統一尺度,建議將殘留限量統一到進口國的要求上來,并不斷更新修改。
4.3切實建立和完善農藥和獸藥殘留監控體系和水產養殖捕撈環境監控體系,從源頭上逐步根治農、獸藥的殘留問題
農業及漁業部門要規范和加強對漁藥及飼料的生產、流通和養殖中的使用管理,實行備案登記,加大查處力度,讓無標簽、無藥物和添加劑成分、無備案登記的“三無”藥品退出市場;同時,要聯合當地衛生醫藥部門加強對處方藥的管理,特別是對適于養殖的人用違禁藥的銷售管理。堅決取締無證無牌的獸藥店及清理無備案登記飼料的生產、銷售,定期對飼料進行檢測。
4.4進一步改進檢驗檢疫監管模式。有效地監控并提高出口淡水小龍蝦產品安全衛生質量
在目前新形勢下,針對出口淡水小龍蝦這個高風險商品,在進一步強化執法力度的同時,探討有效的檢驗檢疫監管途徑和方法已很必要、也很緊迫,在風險分析的基礎上,對生產企業實施分類監管,建立和有效實施出口產品質量好壞與企業生產成本、經營效益和自身命運直接掛鉤的檢驗檢疫監管機制,通過政策杠桿有效引導企業鞏固正確的經營和質量思想,督促和鼓勵企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覺地樹立誠信和自律的先進經營管理理念,積極主動地從根本上抓好進出境水產品的安全衛生質量。
4.5認清形勢,更新觀念,打造品牌。構筑現代營銷的網絡體系
企業要自覺樹立誠信、自律的觀念,強化質量意識、群體意識、利益共同意識,規范化組織生產和經營,培植良好的貿易合作伙伴和市場份額。在生產經營的全過程中,始終要遵循安全衛生是企業生命線的質量理念。要高度重視技術性貿易壁壘,注重信息收集,及時了解行情,切實提高自身HACCP體系的運行質量和水平。當前工作的重點是在做好廠門內安全衛生監控工作的同時,抓好廠門外兩頭的監控丁作。要優化產品結構,打造國際知名品牌,培植“一站式”國際營銷網絡。目前出口淡水小龍蝦產品比較單一,附加值也比較低,生產的品牌也主要是經營公司和客戶的,產品比較效益不大,大頭利潤流落到原料經營商和國外進口商手里。因此,對有條件的規模企業而言,必須在穩定固有市場和客戶的基礎上,逐步培植跨國批發零售的渠道,及時掌握進口國市場需求,調整產品工藝技術,提高產品檔次,拓展市場空間,擴大出口產品的比較效益,只有這樣,我國出口淡水小龍蝦行業才能更好地生存和更快地發展。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