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臺風來臨時,閩臺海域300多艘漁船可來這里避風。風平浪靜時,閩臺及東南亞地區漁貨可在此匯集、交易并向全國進行物流配送。昨日,在象嶼保稅區內,遠望避風塢內已經形成的38萬平方米水域及基本形成的11萬平方米陸域軟基,廈門高崎閩臺中心漁港項目相關負責人汪耀麟表示,該項目建設已呈“快馬加鞭”之勢。
據介紹,廈門高崎閩臺中心漁港是國家農業部批準立項的重要建設項目,該項目在廈門高崎閩臺漁輪避風塢的基礎上,正按國家中心漁港的建設規范要求,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建成后將成為國家級中心漁港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祖國大陸4月15日宣布的15項惠臺政策中,提出率先開放福建作為臺灣自捕水產品的登陸點。目前,廈門高崎閩臺中心漁港正在申請建設臺輪停泊點,臺灣深水漁貨可借助廈門發達的海陸空物流體系快速配送到祖國大陸各地。不久的將來,這里將發展成為一個“對臺海洋漁業交流中心”。
此外,與其他地方的中心漁港有所不同的是,廈門高崎閩臺中心漁港不僅是一個避風漁港,而且是“海峽西岸漁業經濟中心”。
廈門高崎閩臺中心漁港的一個核心部分,就是占地3.35萬平方米的閩臺水產品交易市場,建成后可進行鮮魚、凍品、干制品、加工品等交易活動。預計閩臺水產品交易市場明年上半年就可正式動工,一年后可以投入運營。
有關人士稱,原位于廈門東渡和沙坡尾的漁輪碼頭封閉后,廈門高崎閩臺中心漁港將成為廈門市惟一的中心漁港。由于其地處西海域,地理環境可謂得天獨厚,因此,這里還可能成為未來廈門探索發展漁業經濟的新起點。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