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日,上海和香港等地連續發生多寶魚及桂花魚被檢出禁用漁藥殘留事件,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12月6日成都市食安辦通報了成都對問題多寶魚和桂花魚的查處情況。按照要求,目前成都多寶魚和檢查出有問題的桂花魚已暫停銷售,而賣桂花魚的單位提供售賣產品的合格證后可以繼續銷售。
據悉,早在11月19日成都市水務局就對部分超市和市場銷售的多寶魚進行了抽檢,部分樣品被檢出含有禁用漁藥殘留。經調查,成都銷售的多寶魚全部來自外地。目前有關部門分別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全市各大賣場和餐飲消費環節暫停銷售多寶魚,同時在全市范圍內展開對多寶魚等水產品的質量檢測和水產投入品檢查,對發現有違法銷售不合格水產品的經營者和使用違禁藥物的水產養殖單位和個人依法查處。
而在11月29日,市水務局組織在成都市養殖基地、超市和批發市場上抽取了十個桂花魚樣本進行檢測,三個不合格樣品均來自外地,而本地樣品并未檢出違禁漁藥殘留,抽檢合格率為100%。因此,市食安辦決定不對所有桂花魚采取停止銷售措施,由市工商局責令檢出含有違禁漁藥殘留的產品下柜,要求各大型商場、超市、水產品批發市場嚴格實行索證索票制度,并必須提供水產品病疫檢測合格報告和產地證明;市衛生局在消費環節對餐飲單位、食堂使用桂花魚的情況進行督查,要求落實索證索票、進貨檢查等制度。
有合格證的桂花魚可以賣,那么合格證怎樣領取,市民又該如何辨別呢?對此記者采訪了成都市水生動物檢疫檢驗站副站長曹成易。曹成易表示,該站在11月中旬對全市十四個區市縣的十六個水產養殖基地的十七種、四十多個水產品樣本進行藥殘檢驗,沒有發現藥殘超標情況,“所以,成都水產品可以放心消費。”
“現在,成都檢疫水產品時實施的是即時申報即時辦理,也就是馬上申報馬上就可以進行檢驗了。”曹成易介紹,水產品檢疫實行的是申報審核制。按照法律要求,貨主需提前三天向產地所在的水生動物檢疫機關報檢,由該機關水生動物檢疫員依照檢疫程序進行檢疫。因此,市民可以通過查看水產品的檢疫合格證明,方便地判斷是否購買。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