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今年北京市場上的福壽螺、多寶魚事件讓不少老百姓對水產品質量安全心有余悸。為了讓老百姓買的放心,近日,北京為超市的水產品開辦了“身份證明”。
記者在一家超市看到,草魚、鯽魚、甲魚和武昌魚等多個水產品的背鰭上都打上了圓形或魚形的標牌,標牌上印有條形碼和查詢方式。這些條形碼標簽是北京市水產品技術推廣站對進入市場的漁產品檢查合格后貼上的,里面記錄了生產者信息、產品信息及養殖履歷信息。管理部門和消費者可以通過超市里設立的信息查詢平臺查閱與產品有關的生產、加工、銷售、檢測等各類信息,實現了對水產品全過程地追溯。
市民:我覺得很好,讓我們放心啊,如果有問題,不是可以找到有關部門了嗎。
技術推廣站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每條魚標識牌上的追溯碼實現了數字化加密,實現了一個包裝條碼標簽對應唯一的一個產品追溯碼,并提供了監督舉報電話,如果出現問題,消費者可以隨時和水產品監督部門取得聯系。雖然鮮魚有了“身份證”,但水產品的價格一點都沒有增加。據了解,給水產品貼檢測標簽的方式,將陸續在北京超市里推廣開來。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