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雖然鱖魚還未停售,但銷量平均已經下降了三四成,北京市天民市場昨天(28日)的銷量更是比平時銳減了80%以上,部分餐館酒樓已經主動停止進貨。京深海鮮批發市場一位商戶苦笑著告訴記者:“以前多寶魚算是貴族魚,鱖魚也是搶手貨,現在白送恐怕都沒人要。”而多寶魚的停售更是使經營戶損失慘重,一些商戶的損失達數十萬元。
水產交易連鎖下滑
每年這個時候本來是水產品銷售走入年末旺季的時候,但是現在,北京大部分酒店已經停止鱖魚的進貨,而紅橋和天民兩大水產市場也停止了鱖魚的上貨。淡水魚類、貝類等品種也出現了交易額下滑的跡象。
據了解,紅橋市場昨天的水產品銷售量比平時下降了20%至30%。相比紅橋市場,天民市場中鱖魚的銷售則更為慘淡。據了解,平時天民市場中鱖魚的成交量約為3萬斤,而昨日銷售量僅有兩三千斤,銳減80%以上。
記者從順峰、黎昌海鮮等酒樓飯店獲悉,這兩天鱖魚的銷量大不如前,有的酒店干脆發出內部通知:鱖魚停止銷售。
水產市場做好下架準備
面對急劇下滑的鱖魚銷量,天民市場昨天下午開始向商戶下達應對措施:“少量上貨,不讓賣時馬上停止。”
京深海鮮批發市場負責人表示,多寶魚事件發生后,給商戶造成了很大損失,所以他們對這次鱖魚事件的動態比較敏感,目前商戶們已經開始減少進貨,抽樣檢測報告一旦反映出鱖魚有問題,就會立即在全市下架。
個別經營戶損失千萬
多寶魚、鱖魚涉“毒”之后,人們的餐桌上又少了兩道美味,也意味著大批水產養殖戶、經銷戶將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
一名水產品商販告訴記者,他在多寶魚被查出藥物超標前,剛好進了三四千斤,“按照市場價格每斤28至30元來算,損失了八九萬元。這筆損失有人賠嗎?”京深海鮮市場人員告訴記者,多寶魚的銷量原來是所有魚類中最好的,高峰時期達到每日15噸左右。被傳禁藥超標后,市場銷量大挫,有的商戶損失達數十萬元。“以前每天能賣一兩千斤鱖魚,最近一條都賣不出去,每天影響收入上千元。商戶有心索賠,卻不知道找誰。”
目前北京工商部門正在對鱖魚進行抽檢,如果經查也含有“孔雀石綠”,將根據有關規定全部予以下架。一些專賣鱖魚的商戶也將面臨破產的威脅。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