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2月1日,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召開全省漁業工廠化健康養殖專題座談會。會上,來自山東省大菱鲆主產區的40多家水產品養殖企業代表在濟南共同發出了規范水產品養殖,杜絕使用違禁漁藥及飼料、添加劑,保證安全消費的倡議。
這些企業代表在《保證大菱鲆產品質量確保群眾安全消費》的倡議書上簽字并鄭重向社會承諾:在大菱鲆生產過程中,嚴格執行國家(行業)標準,嚴格生產技術操作規程,加強生產中各環節的管理,確保產品質量。同時,加強行業自律,舉報銷售不合格苗種、使用違禁漁藥及飼料、添加劑的情況,并將為企業配備健康養殖及漁藥使用監督員。
發出倡議的水產品養殖企業主要來自山東日照、威海、煙臺、青島、濰坊等市,這些市的大菱鲆產量占山東總產量的80%左右。他們倡議號召,山東省所有漁業工廠化養殖企業進一步強化質量安全意識,加強管理,確保廣大消費者吃上健康衛生安全的水產品。
參加會議的企業代表認為,山東是大菱鲆的主產區,生產企業多,絕大多數企業能夠嚴格按照健康養殖、綠色養殖標準進行養殖生產,僅有個別小企業存有使用違禁藥物的現象。最近發生的“多寶魚”事件,不僅損害廣大消費者利益,也影響了大菱鲆產業的信譽,給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大影響。相信通過召開這次健康養殖專題座談會和養殖企業聯合發出倡議書,一定能夠杜絕個別小企業使用藥物超標的現象,使山東大菱鲆產業繼續沿著健康、有序的軌道發展,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多優質、健康、衛生、安全的“多寶魚”以及其他水產品。
目前,山東省已制定了近100項省級地方漁業標準,建設了28處標準化養殖示范基地和254處無公害水產品基地,無公害養殖基地面積達225萬畝,有363個水產品獲農業部無公害產品稱號。其中,該省大菱鲆養殖面積已達到360萬平方米,產量達到4.5萬噸。已建立了28處多寶魚標準化養殖示范基地,認定“多寶魚”無公害養殖產地45個,認證多寶魚無公害產品26個,并有近70%的多寶魚生產場取得了苗種生產許可證。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