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記者調查發現,干海參的價格懸殊較大,幾乎是一店一價。
由于沒有統一的產品質量標準,海參產品基本上靠“嘴說眼看”來定質定價。
春節將近,海參產品又進入了熱銷期。但記者在省城調查發現,海參雖然俏銷,市場卻仍舊混亂,同樣的海參價格相差懸殊,而且海參產品至今沒有統一的產品質量標準,基本上靠“嘴說眼看”來定質定價。
記者調查發現,干海參的價格懸殊較大,幾乎是一店一價。在歷下區的一家海參專賣店,記者看到出售的干海參按照個頭大小每公斤價格從2000多元到7000多元不等。而在另一家海參專賣店,記者看到顏色、大小幾乎一樣的干海參,價格卻相差數百元。以140頭/500克的為例,一家店賣1000元/500克,而另一家則賣1700元/500克,而這兩家的貨從外觀上根本看不出什么區別。
對于如何判別干海參的優劣,各家專賣店也是“見解”不一。記者詢問一個海參專賣店的店主便宜的海參和貴的海參差別在哪里,店主說,發白的參一般都比較便宜,因為里面含鹽,而顏色深的比較好。再就是從外觀上看,形體勻稱的比較好,顏色越黑的干海參越好。但另外一家海參專賣店的店主卻有不同見解,他說要根據捕撈時海參所處的海域是淺海還是深海和海參的生長年數來判斷海參的優劣,年數越久、海域越深的價格就越高,而不是根據外觀來判斷,從外觀上是無法判斷海參優劣的。
不僅是干海參,市場上出售的其他海參產品也都沒標準,讓消費者在購買時犯難。記者發現,海參專賣店不僅出售干海參,也有即食海參、海參液、海參膠囊等海參衍生產品。在一家海參店里,記者看到一位消費者在店內轉了十幾分鐘,還拿不定主意要購買哪一種。他告訴記者,海參口服液從外包裝上看,廠家對產品的描述幾乎都一樣,標注的成分也差不多。但有的叫海參液,有的叫活性海參液,還有的叫多肽液,不知道有啥差別,心里真沒底。而價格從200多元到2000多元不等,也讓人摸不透。
記者隨后咨詢了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的工作人員,據介紹,目前,我國只有一個針對干海參(刺參)的行業標準,而這個標準也只是推薦標準,不具備強制性。而即食海參、海參營養液、海參膠囊等海參產品,連行業標準也沒有,各企業都在執行自己的企業標準。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