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昨日,山東省日照市的海邊,海產品養殖大棚林立。
盡管已經多日沒有經銷商上門收購,當地政府和漁業部門也全面通報了在全國市場面臨難以銷售的困境,多寶魚養殖戶裴先生仍然在為多寶魚打一口海水井:“賣不出去也要養啊,還能有什么辦法?”
即使在高檔海洋養殖產品中,多寶魚也屬于難養的品種。海水、溫度、鹽度、氧氣,每樣的要求都非常高。裴先生投資100萬元,養了5萬尾多寶魚,僅每月的電費就達2萬元。“如果再有一個月賣不出魚,連電費都交不起了。”
當地政府和漁業部門已多次緊急召集養殖戶開會,通報情況,穩定養殖戶情緒,要求養殖戶不要太緊張,繼續正常喂養,看情況發展。多位養殖戶對早報記者說,不繼續喂養也不行,巨大的投資都要靠賣魚的錢來收回。
正是因為多寶魚難養,初期投資也相當大,僅僅基礎設施,最少就要投資30萬至40萬元。而繼續喂養,就意味著要繼續投資,多寶魚對養殖環境要求非常嚴格,水質必須清潔無污染,養殖池內需要連續充氧,養殖池還要2天清掃一次。
與養殖戶一樣焦慮的還有山東的漁業部門。日照市海洋與漁業局業務局長王廣東這幾天一直在為多寶魚事件奔波。一直到昨日中午,他仍然只能用只言片語回答早報記者的采訪。王廣東表示,現在他們最期望的就是相關檢測機構盡快查清問題多寶魚的源頭,無論是在養殖環節還是在其他環節添加的禁藥,“該罰就罰,該關就關”,使其他大量清白的養殖戶解脫出來。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