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臺灣一艘漁輪裝載著18噸新鮮帶魚14日抵達福建省寧德三沙港,這是霞浦集散中心成立以來迎來首批入境水產品。
上午9點多,臺灣漁船一靠岸,早已等候在碼頭的寧德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就根據事先做好的工作預案開展現場工作,在不到20分鐘的時間內,即順利完成衛生檢疫、現場抽樣、封樣、送實驗室檢測藥物殘留等工作。
霞浦臺灣水產品集散中心于6月27日正式宣布成立,是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落實今年4月兩岸經貿論壇關于"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惠及臺灣同胞的十五項政策措施",在祖國大陸批準建設的首個涉及臺灣水產品生產、銷售、加工的項目。
霞浦臺灣水產品集散中心初步規劃占地7540畝,布局專用碼頭作業、漁船維修補給、水產品冷藏、交易、加工、行政辦公、生活居住等主要功能區及相關配套設施。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