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香港檢出3種海魚含致癌物市食藥監局表示密切關注
多寶魚、桂花魚事件余波未平,香港食環署又爆出在黃立倉、杉斑及老虎斑3種海魚中檢測出含有致癌物硝基喃類。昨天,上海市食藥監局負責人表示,上海將關注這3種海產魚,必要時將進行專項抽檢。記者走訪了本市主要三個水產品集散市場后發現,香港檢測出的三種“問題海產魚”在本市暫未有售。
昨天,記者在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網站上看到,該署公布了海魚樣本化驗結果,批發和零售層面共抽取了20個海魚樣本作化驗。其中,杉斑、老虎斑來自東南亞,黃立倉產地仍在追查中。
香港食環署表示,化驗結果顯示大部分樣本的情況是滿意的,20個樣本均沒有驗出孔雀石綠,只有黃立倉、老虎斑及杉斑這三個樣本驗出含硝基喃類。食環署認為,被驗出的硝基喃類含量較低,在正常食用情況下不會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同時,港方已要求被驗出有問題的批發商及零售商停止售賣該批魚類,及追查該批魚類的來源地。
市食藥監局:發現異常將監督檢查
昨天,上海市食藥監局負責人表示,目前上海市售海水魚檢測殘留指標1783項次,1721項次合格,合格率為96.5%,影響海水魚合格率的主要魚種為近期披露的多寶魚。市食藥監局表示,一旦發現監測情況異常,將組織專項監督檢查,并組織專家開展風險評估,公布評估結果。
記者探訪 市場未現“問題魚”
從海外運抵上海的養殖海鮮主要在銅川路市場集散。記者昨天在銅川路走訪了三個水產批發市場,結果未看到產自東南亞的杉斑、老虎斑以及黃立倉。
銅川水產市場的養殖海鮮批發量較大,其中有產自山東、產地稱為褐點石斑魚的老虎斑,500克批發價為50至65元。一位批發大戶說,產自東南亞的老虎斑肉頭粗,進價又不便宜,所以批發商從來不從那里進貨。滬西市場、曹楊綜合批發市場,均沒有發現三種“問題魚”。
上海水產行業協會秘書處每月都要統計本市各大水產批發市場的交易行情和海鮮、河鮮產地,記者查閱了今年前11個月的行情表,看到軍工路國泰水產市場、浦東恒大交易市場都曾有過泰國草蝦或蝦仁交易,但沒有發現任何市場進口過東南亞的杉斑、老虎斑以及黃立倉。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