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蘭州市將購買水產品監測系統設備對水產大戶進行質量安全監測,2012年將全面實行水產品市場準入制度
西部商報消息大閘蟹、多寶魚、桂花魚等水產品質量安全是近來老百姓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為讓蘭州市民吃上更加放心的水產品,明年起,蘭州市漁業監督檢查站將對幾大水產批發市場進行定期“體檢”,預計每星期至少進行兩次監測,每月進行一次結果公布。
水產監測漏網之魚多
據介紹,針對市場上外來的水產品,目前只是定期對水產品運輸檢疫證或者鐵路運輸檢疫證,以及涉及質量安全的無公害認證材料文件等進行采樣抽查,對不合格的進行暫扣,但并沒有進行質量監測,使很多雖然有證但是質量依然存在問題的水產品成為漏網之“魚”。
設備簡陋病毒檢測暫有困難
由于水產品的監測系統設備昂貴,一套高達上千萬元,涉及到細菌性魚病、病毒性魚病和寄生蟲引起的腸道病、皮膚病和其他器官病,還有獸藥超標、重金屬超標等魚病目前還難以檢測出來。就目前的條件來看,只能開展對水產品的細菌性魚病、寄生蟲性魚病、新鮮度等方面的常規檢驗,而對水產品質量的病毒性疾病以及動物藥物殘留、重金屬殘留等方面的理化檢驗設備條件還不具備。目前,蘭州市漁業監督管理站已經向上級有關部門提出了申請理化檢驗設備的報告,預計明年就可以到位。
明年起水產大戶定期“體檢”
蘭州市漁業監督部門決定從明年起,對蘭州市大型水產品批發市場及部分酒店進行定期的質量安全監測,并定期公布。預計每星期至少進行兩次監測,每月進行一次結果公布,主要從七里河花魚市場(包括11家水產品批發大戶)、張蘇灘市場(包括4家水產品批發大戶)、綠色市場(包括200余家水產品批發小戶)等市場源頭入手。同時,到2010年,還要對各大市場、酒店建立質量檔案施行監管;到2012年,在水產品上市以前對所有產品進行質量安全監測再發放相關證明,全面實行水產品市場準入制度。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