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圍繞海域使用管理示范縣建設工作,長海縣主要以《海域使用管理法》和地方配套制度建設為依據,以整頓養殖海域生產秩序、優化和諧管理環境為中心,以維護海域的國家所有權和用海業戶的合法使用權為目的,全面開展海域使用管理百縣示范活動。
一、成立組織,加強領導,進一步健全養殖用海管理體制
長海縣成立了以主管縣長為組長、海洋與漁業局局長為副組長、縣直相關部門及鄉鎮政府等10個部門參加的百縣示范活動工作領導小組,并制訂了《海域使用管理百縣示范活動實施方案》。同時,在鄉、鎮設立海洋管理站的基礎上,重點加強村級建設,發揮基層組織與業戶之間零距離作用,推廣普及養殖用海為主的以村為單位的片長負責制,搞好村民委員會和居民組的養殖用海管理能力建設和業務范圍的延伸,形成縣鄉聯動,縣、鄉、村、居民組四級養殖用海管理網絡,建立養殖用海管理長效機制。
二、海洋功能區劃為養殖用海提供了科學的依據和規范的保障
我局先后開展了兩次海洋功能區劃的編制修改工作,初步形成了海域規劃布局合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開發與保護相協調的新格局。全縣通過抓好一批養殖海域開發利用的龍頭企業,建成一批特色的海洋開發基地,培植一批名牌養殖產品,拉動海島地區整體的養殖海域開發建設水平,使海島的海域開發利用進入了規范化、科學化、生態化的快車道,達到了用海項目規劃性、資源配置合理性、經營海域高效性。
三、嚴格養殖海域使用權屬管理,確保管理更加規范有序
在養殖海域管理工作中,結合示范縣建設活動,我們始終堅持“統一規劃、逐級審核、分級報批、確權發證、屬地管理”的原則,重點在海域使用的審批確權上下功夫,主要把好四個關口,一是把好申請登記關,解決一個規范問題;二是把好調查復核關,解決一個用海矛盾問題;三是把好簽字關,解決一個責任問題;四是把好確權關,解決一個使用權問題。
四、創新機制,科學規范,保障國家有償使用制度得到有效維護
長海縣創新海域使用金征繳體制和辦法,變行業行為為政府行為。圍繞海域使用金的征繳工作,一是有計劃、有目的地營造良好的海域使用法律法規宣傳環境,二是啟用了較為先進的海域使用金管理軟件系統,實行了“征繳分離”和“票款分離”,三是出臺了海域使用金減免辦法,使海域使用金征繳工作得到了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四是強化海域使用金征繳的體系建設。
五、堅持養殖用海管理常抓不懈,全面推進示范縣建設工作
1. 堅持依法的原則。圍繞示范縣的建設,我們相繼制定了長海縣《養殖用海項目確權規定》和《進一步加強養殖海域審批管理工作通知》。為進一步規范海域經營市場,《長海縣海域使用招標拍賣暫行辦法》即將出臺實施,這將對推動長海縣經營海域市場,打造海域公平競爭平臺提供法律支撐。
2. 堅持海洋“兩劃”的原則。堅持符合海洋“兩劃”的項目用海予以審批,否則,予以調整,引導和控制用海活動。因海而宜,實行一區一策、區域定位,以村、屯為單位在養殖區暫劃一塊過渡海域作為漁民捕撈場所,盡最大可能處理好用海的供需關系,建設和諧海區。
3. 堅持合同管理的原則。結合長海縣養殖用海的實際,對《海域使用管理法》實施前的合同先后進行規范和理順,由所在鄉鎮簽訂統一的規范合同文本,增加了養殖和捕撈及其他用海活動之間關系的具體約定事項。
4. 堅持社會穩定的原則。我們堅持通過縣、鄉、村三級組織,采取政府行為與發揮漁民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的有機結合,調動企業和私營大戶社會地位和信譽的積極性。運用協商、調解和規范及法律程序等方式,堅持以人為本、和諧用海,較好地處理了涉海產業之間的關系,化解了用海各方矛盾。
5. 堅持政策調劑原則。為從根本上解決捕撈漁民、下崗失業等人員的生活生計問題,全縣破例安排了5萬畝海域,專門幫助轉產轉業、下崗失業、困難群體、復員軍人等1600多戶群眾解決生產和生活用海,減輕了沿岸捕撈對海域資源的破壞和壓力,使真正需要者有海可用,維護了地區的穩定和經濟發展。
6. 堅持保護環境的原則。通過開展海洋環境專項整治、養殖區域的內排外移,實行浮筏串耳健康生態養殖模式等有效措施,以減輕對海域環境的污染壓力,保護生態平衡,使長海縣的海域水質始終保持國家一類標準。
7. 堅持規范管理的原則。通過先后開展的普查登記和兩次的海域清理整頓系列管理措施,長海縣基本上完成了用海項目清查測量和海籍調查,養殖用海項目全部納入了政府的管理之中,并進入國家海洋管理軟件系統,實行了微機化管理、動態化監督、專業化檔案管理。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