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禁藥”事件余波未了,很多人還在談多寶魚色變時,產于大連市的“雙龍”牌多寶魚卻逆市成功搶灘事發源頭地上海,成為事件發生后全國首批重新上市的無公害多寶魚。記者25日了解到,這種多寶魚目前在上海的售價,比出事前翻了將近一番。
據《解放日報》消息,12月21日,首批無公害多寶魚從大連空運到上海,在該市銅川、滬西兩水產市場高調叫賣,售價每公斤110元。而“禁藥”事件發生前,多寶魚平均售價只有每公斤60多元。生產商大連雙龍海產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景龍介紹,目前他們的產品只通過上述兩家市場的代理門店,面向100家五星級酒店銷售,在滬上日均銷量約1000公斤。多寶魚重返事發地上海,引起央視等全國媒體的關注。
有意思的是,出于運輸成本等考慮,我市產的這種多寶魚,此前基本只在北方銷售,從未進入上海市場。“禁藥”事件發生后,上海市水產品協會醞釀多寶魚重新上市,并考察了十余種品牌,最終選定我市產的這種多寶魚。關鍵因素是,這種多寶魚持有農業部農產品質量中心頒發的《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證書》、大連市海洋與漁業局頒發的《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證書》和大連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的“檢驗報告”。
在這份11月28日送樣、12月1日簽發的“檢驗報告”中,孔雀石綠、氯霉素、呋喃西林代謝物等7項指標全部顯示“未檢出”。張景龍介紹,滬上此番要求銷售時須出具有原始公章的“檢驗報告”,不能是復印件,市質監所因此特別為其出具了100份“檢驗報告”。為防止中間環節出問題,他們不再向散戶銷售,并正在醞釀采用激光、芯片等防偽措施。
作為我國多寶魚的主要消費地,目前南方多個城市開始同我市接觸。一次食品安全危機,卻演變成商業機遇,這對“雙龍”來說其實并非偶然。張景龍透露,兩年前他們已與中國“多寶魚之父”雷霽霖院士合作,在全國率先立項研究多寶魚生物育苗、健康養殖等課題。
據介紹,多寶魚能否健康成長,關鍵因素之一是水溫,要求保持在12℃到20℃之間。目前我市產的多寶魚,主要通過抽取地下50至60米深的井巖水養殖,這種水質特點和14℃左右水溫,可以保持多寶魚生長所需的環境,不易生病。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