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2月12日~14日,泰國前總理川立派作為特邀嘉賓出席了在海口舉行的2006年東亞海大會,并在大會開幕式上作主旨演講。為此,記者特意采訪了他,請他就實施東亞海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意義等發表了看法。
記者: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您認為實施東亞海可持續發展戰略,對于促進東亞海地區國家未來的發展將會起到什么作用?
川立派:能否可持續發展對于東亞海地區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東亞海地區的海洋是19億人民的家園,支撐著該地區的海洋捕撈業、水產養殖業和海洋運輸業的發展。然而,由于海洋污染、漁業的過度開發、近海海洋生物多樣性和棲息地的喪失,例如珊瑚礁和紅樹林的減少,已使這一地區的海洋生態環境受到破壞,并影響到該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人類的健康。在過去10年,我們過度注重經濟的快速發展,而忽視了對海洋環境的相應保護,其教訓十分深刻。未來人們就會發現,一個國家不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其經濟發展就會受到影響,其國家就沒有可持續性,因此,實施東亞海地區可持續發展戰略對于促進東亞海地區各國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
記者:您在開幕式作主旨發言時,呼吁各國要注意海洋資源開發和海洋環境保護間的平衡,您覺得應具體采取什么措施實現均衡發展?
川立派:現在東亞各國對海洋環境的保護是不夠的。人們應該意識到,各種自然資源都是有限的,過度的開發和使用必將對環境造成破壞,最終影響經濟的持續增長。要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要注意海洋經濟發展和海洋環境保護的均衡發展。而這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我在中國這幾天,從電視新聞上了解到,中國的海洋漁業也存在過度捕撈的問題,目前中國的白海豚正在減少,如果再不加以保護,幾十年之后將看不到白海豚。當然,這個問題在其他國家也存在。因此,海洋環境保護是許多國家都面臨的挑戰。目前,泰國正在推行一種理念,即“充足經濟”理念,就是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使其不超過環境的承受范圍和能力,使我們經濟增長更加合理化。
記者:請談談這次東亞海大會和部長會議召開對促進本地區合作和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川立派:海洋是一個有機整體,一個國家的活動會對別的國家產生影響,因此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海洋環境保護是沒有國界的,我們要通過開展區域合作共同把它保護好。這次東亞海大會和部長會議提供了一個非常廣闊而開放的平臺,不僅將東亞海區域國家各層次的利益相關者召集到海口,一起參與區域合作,保護海洋,而且還吸引了世界其他各國的代表、國際組織等利益相關者參加這次大會,積極交流,增進了解,建立友誼,共謀合作。我相信,此次大會將進一步推動東亞海的區域合作和可持續發展。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