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海參是高蛋白、零脂肪的食品,口感極佳,冰城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吃海參進行食補。然而記者近日在走訪海參市場時發現,發好的外形“肥大”的海參多是用火堿泡出,而部分酒店里出售的海參價格對照干海參的價格已經上漲了5倍。另外,一些酒店明檔出售活海參,實際上這種活海參在上秤時肚里的“水分”已經占了一半的重量。
買發泡海參吃出怪味
8日,哈市的市民劉女士對記者說,她家里人都非常喜歡吃海參,在酒店吃價格太貴,她便到水產品市場去買回發好的海參。然而在食用時卻發現,這些海參有一股特別的味道,后來聽別人說,商販為了讓海參在短時間內迅速“增肥”,便選擇了用火堿發泡海參的辦法,劉女士擔心食用了這種海參會對自己和家人的身體造成傷害。
9日,記者走訪了海參市場。在哈市道里區一家大型水產品市場內記者看到,攤位前擺放著約有七八種海參,而且每種海參的價錢都不一樣。記者走到一家攤位前稱想買回家去吃,并詢問哪種海參的質量比較好。攤主指著放在最外邊的一種海參說:“你買這種吧,只有這種海參是用水發的,吃了保證安全,不過價錢貴些,要300元錢一斤。”記者仔細一看發現,攤主介紹的這種海參確實與別的海參不同,這種海參呈灰褐色,個頭不是很大,但是身上的毛刺很均勻,摸上去手感也很好。而其他已經發好的海參看上去則與這種海參的差別極大,有的海參參體呈深黃色,有的海參參體呈墨黑色,且有的參體上已經沒有了毛刺。
攤販自稱海參用火堿發泡
記者隨后走到另一家出售水發海參的柜臺前,以酒店老板的身份詢問,稱自己想開酒店應該購買什么樣的海參,攤主對記者說,開酒店一般都買價錢便宜的,并指著那幾種深黃色和墨黑色的海參推薦記者買,其中深黃色的海參每斤售價30元,墨黑色的每斤售價不等,最便宜的海參僅10元錢一斤,稍貴一些的60元一斤。
當記者問起為何同樣是海參,外形卻相差懸殊,而且價錢也有差別時,攤販說:“海參不同的秘密實際上在發泡的過程中。像那種300元一斤的海參完全是用水泡出來的,所以外表看上去不夠肥大,但是這種海參才是富含原有營養的。而那種深黃色十分粗大的海參和墨黑色大小不一的海參等都是添加了火堿后‘催’大的,如果你買干海參回去發泡,也可以添加火堿,不僅發泡的時間縮短了,而且海參的外形也會立即‘增肥’。這種海參的價錢從10元至60元錢不等,正常的用水發泡的海參一斤可以泡出10個,而這種海參六七個就能稱一斤。哈市的許多酒店都是買回這種海參回去切碎后加工,幾元錢一根的海參上了餐桌后轉眼間就可賣到百余元一斤。”
劣質海參上餐桌身價漲5倍
9日下午,記者來到哈市開發區的幾家酒店看到,在酒店的明檔選菜區分別擺放著不同的海參,一種黑色的海參標價是78元一根,還有深黃色的海參一根是58元。
記者當天分別購買了幾根價錢不同的海參拿回家。10日,記者看到,前一天泡在清水里的一根海參掉下許多渣滓狀的東西,另一條海參上面的毛刺軟軟的。
哈市某酒店的廚師李先生對記者說,為了保證劣質海參發泡后的外觀肥大、口感帶有韌性,一些商販們在發泡時加上足夠的火堿,待這些海參漲大后,再加上魚翅定型劑定型,最后再添加上骨膠,增強水發海參的“口感”。經過這些特殊加工后的水發海參,無論是外觀還是口感都與優質海參無異,一般的消費者很難分辨。
記者隨后采訪食品專家了解到,目前市場上的水發海參大多為刺參,消費者在購買時要查看海參的外觀是否完整,表皮有無損壞的跡象;其次要用手輕摸海參,感覺水發海參的體內是否有異物及刺頭是否容易脫落;最后要聞一下發泡用的水是否有火堿的刺激性味道。而消費者在發泡原干刺參的時候,先用溫水將海參浸泡24小時(其間換水3次)。取出海參腹內的韌帶(韌帶可食用),將其放置鍋中加水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煮(秋冬季煮40至60分鐘、春夏季煮20至40分鐘),離火后燜24小時,再將海參浸泡在冷水中放置到冰箱的保鮮箱內1至2天(每天換水3次)即可食用。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