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淡水魚“嗑藥事件”尚未平息,現在連海魚也潔身難保。香港食環署日前通報稱,3種海魚被查出含致癌物硝基呋喃。記者昨采訪了解到,我市水產市場沒有通報中的三類海魚。部分大型海鮮酒樓盡管有一兩種“涉案”海魚,產地也與香港的不同。
據香港食環署通報稱,該署食物安全中心日前抽查了包括星斑、老虎斑、東星斑在內的13種海魚樣本。檢測結果顯示,黃魚立魚倉、杉斑及老虎斑中檢出致癌物硝基呋喃。據悉,杉斑及老虎斑兩種樣本來自東南亞,黃魚立魚倉產地則仍在追查。
香港食環署表示,本次驗出的含量屬輕微,一般食用不會對健康構成威脅。同時,港方已要求有問題的批發商及零售商停止售賣該批魚類。
據了解,我市海魚交易主要集中在下關區的惠民橋水產批發市常昨天中午,記者來到該市常該市場近60戶經營戶都有海魚交易,其中以帶魚、黃魚等常見海魚為主。
市場有關負責人章茂華介紹說,杉斑和老虎斑屬石斑類海魚。該市場的石斑類海魚中,僅有普通石斑和東星斑,并沒有杉斑和老虎斑,也沒有黃魚立魚倉的相關記錄。
章表示,“涉案”的這三種海魚都屬于名貴品種,普通老百姓一般不會購買,只有高檔海鮮酒樓才會進貨。
在記者隨后采訪的幾家海鮮酒樓里,均沒發現有黃魚立魚倉在售,但基本上都有杉斑或老虎斑,或兩種都有。幾家大型海鮮酒樓負責人表示,他們所進的老虎斑、東星斑等石斑類海魚,貨源來自廣東和浙江。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