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海水魚也出事了。在鄭州市場上可以找到老虎斑和黃立鯧這兩種海水魚的蹤跡。
據媒體報道,香港食環署日前在黃立鯧、杉斑及老虎斑3種海魚中檢驗出致癌禁藥硝基呋喃。其中,杉斑、老虎斑來自東南亞,黃立鯧產地仍在追查中。
上周日,記者來到鄭州市緯三路水產市場。市場1排東頭一家店主說,緯三路市場上的老虎斑貨比較少,普通市民很少有買這些高檔海魚的,一般都是大飯店根據客人需要來采購,一次也就買個一兩條,價位在70元到80多元一斤。
在市場中區一家海產店,女老板聽說記者要買黃立鯧,連聲說有,并表示明天就可以把貨發過來,38元/斤。旁邊幫忙的男店主隨口說是東南亞的貨,女店主連忙否認:“現在東南亞的魚老出問題,我們都不進那里的魚了,這是廣東的!
走訪了10家水產店后,記者沒有發現衫斑的身影,經問詢,老虎斑基本上都從廣東、廈門進貨,但貨物的最終源頭來自哪里,這些店家并不清楚。在鄭州市拜特進口超市內,也沒有這三種海魚的蹤跡。
據鄭州市農產品質量流通檢測中心主任符建偉介紹,老虎斑、黃立鯧這兩種海魚主要集中在鄭州市緯三路水產市場銷售,銷量很小。
昨日上午,鄭州市農業檢測部門對鄭州市場上銷售的這兩種魚進行了抽檢,目前檢測結果還沒出來。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