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現場異常熱烈,拍賣價格更是一路飆升。您可能很難想象,19.8萬元拍賣的竟然是兩只螃蟹。這兩只螃蟹是2010年洪澤湖國際大閘蟹節經過白天一天的評比,產生的蟹王和蟹后,董繼友兄弟,就是這對蟹王、蟹后的主人。他們能把兩只螃蟹賣出這樣的一個天價,都是因為董繼友掌握著一個大家公認的秘密。
董繼友:也就是在最后,最關鍵的時候,我能讓螃蟹多蛻一次殼,多蛻一次殼對螃蟹來講也是一次生死考驗,也是一次脫胎換骨。
董繼友所說的螃蟹最后經歷的究竟是怎樣的一次脫胎換骨,記者有幸在他的帶領下親眼見識了一番。
![]() |
[致富經]2只螃蟹拍賣19.8萬元的背后 |
董繼友:那個黃色的很可能要蛻殼,我們不要驚動它,看看瞧瞧。你看后背都張開了,它最多再有10多分鐘就能蛻下來了。這只螃蟹就有3兩重,3兩的蟹蛻過殼以后,就要超過半斤。
在經歷了一個艱難的過程后,螃蟹最終蛻去了原來的外殼。經歷了這次蛻變,不但螃蟹的重量能增加將近一倍,價格更是要翻上幾番。董繼友告訴我們,蟹王、蟹后都經歷了這個艱難的過程。可是他究竟用了什么辦法讓自家的螃蟹發生這次蛻變?不止我們感到好奇,當地很多養殖戶也曾經專程去請教。對于這個秘密,老董并不隱瞞,可是從他嘴里說出來的方法,在大家的眼里不但不可信,而且簡直就是一個害人的餿主意。
養殖戶劉培好:他叫我放400到500斤螺螄,餌料還要減少。我以前一頓餌料就喂到200斤,兩頓就是400斤。他這個螺螄還不夠我蟹一天吃的,餌料放少了,蟹要自相殘殺,根本長不了大個,他這主意不是坑人嗎。
養殖戶孫友國:老董叫我們買兩萬元錢的草種子,種10來種,我們心想我們是養蟹的,知道蟹吃草,可是不能種10來種啊,他明明有什么經驗不告訴我們,跟我們兜圈子。
![]() |
[致富經]2只螃蟹拍賣19.8萬元的背后 |
在大家的眼里,董繼友是有意拿大家開涮,而他自己卻有著一套獨門秘方。為此不少人還曾暗地里跟隨著董繼友,倒要看看他究竟用了什么辦法,可是卻始終毫無收獲。
養殖戶劉培好:他喂的玉米大麥,我們跟在后面偷偷看了一下,煮熟了以后放在螃蟹塘里,我們也看了里面也沒添加什么秘方,什么別的飼料,也沒有添加什么。
養殖戶孫友國:他也是經常和點小魚,我們也是經常和點小魚,也沒有什么特別,就這么喂的。
大家都紛紛猜測,董繼友根本就是虛晃一槍,故意隱瞞,他的秘方核心可能根本就不在螃蟹吃的東西上。于是大家想破腦袋用盡了各種方法,但是卻始終難讓螃蟹經歷這最后一次的脫胎換骨。
洪澤縣水產研究所所長張必香:我們洪澤地區,養殖戶養蟹,普遍蟹的一生當中蛻殼次數大概在16到17次左右。那么老董這個蟹每年最后能多蛻一次殼。特別就說做為一生當中最后一次蛻殼的時候,它是最困難的。危險性很大。很有可能背殼掀起來以后,它就蛻不出來,在這種情況下,就會造成憋死在原來的殼里面。
螃蟹一生當中,每次生長都要經歷一次蛻殼。然而這最后的一次,可以說是一次生死考驗。那么董繼友究竟是如何成功的讓螃蟹在關鍵時刻脫去了“外衣”,是不是像大家所說的那樣他不愿說出真相,還是背后隱藏著什么玄機。要想弄清這一切,我們還要倒退20年,看看董繼友,有著怎樣的一段傳奇的經歷。
這里是洪澤湖錢碼島,董繼友就出生在這里,一家幾代人靠打魚為生,整天風里來雨里去,可是一年忙到頭,收入卻僅夠糊口。直到1992年,董繼友聽說100多公里以外的泗洪縣有人挖塘養螃蟹,而且發了財。這讓董繼友再也坐不住了。于是他專程跑到泗洪縣,找到養殖戶的家里詢問起了螃蟹養殖的成本。
![]() |
[致富經]2只螃蟹拍賣19.8萬元的背后 |
董繼友:當時到泗洪縣去考察,養一斤螃蟹要10元以上的成本,再看看人家賣的,就要達到30元一斤,甚至40元一斤。也翻一到兩倍,那你養1000斤螃蟹,就能賺2萬元錢。那時候都提倡萬元戶,要是你能賺2萬元,你在這個地方頭能昂起來走路了。
就在這一年,不甘于現狀的董繼友找朋友湊了12萬元,又說服了5個好友,和他合伙,一起租下了100畝水面。率先開啟了洪澤湖人工養蟹的先河。10年的時間董繼友幾人賺到了五六百萬元。眼看著他們足足的大賺了一筆,很多人都是跟風而上,很快洪澤湖上就形成了一股養蟹大軍。
江蘇省洪澤縣水產局局長王成武:當時2002年有一個小發展的高潮,由養普通水產品逐步改為養螃蟹。但是螃蟹的養殖效益當時是絕對沒有這么高的,是一種粗放式的,他只要產量不講究效益,都是一兩到二兩的。
2002年洪澤縣的螃蟹養殖面積已經達到了1萬多畝,產量也達到了將近500萬斤。這么多的螃蟹已經很難在本地消化,面對市場的滯銷,董繼友不得不向外延伸,尋找市場。2002年他把自己的螃蟹運到了上海。沒想到經銷商給出的價格,比洪澤縣當地還要低。
![]() |
[致富經]2只螃蟹拍賣19.8萬元的背后 |
經銷商趙秀芝:上海人他就喜歡個頭大一點的,質量好一點的。他是按照等級分的,3兩到3兩4的35元一斤左右。但是3兩5的翻了一倍,60元一斤,再達到4兩的公蟹就是100元一斤,就是這樣。小的不值錢?小的2兩以下的10元,10幾元一斤都沒人要。
董繼友拉去的多半都是只有2兩重的螃蟹,和人家的怎么比也要小上一圈,經銷商給出的價格自然也就相差出了數倍。經過這次市場的洗禮,董繼友深深意識到了養殖螃蟹不能只注重產量,質量才是打開財富大門的鑰匙。于是回到洪澤湖,老董就仔細尋找起了解決的辦法。
董繼友:那個時候也是盲目養,螃蟹一畝地放1000多只,一個平方米合兩只,在船上一伸手就能摸一只螃蟹,活動的空間小。等到后來,我就琢磨,能不能讓它活動的空間大一點,這樣才能長大。比如一畝地我放500只,等于一個多平方米才合一只螃蟹。它空間大了,螃蟹肯定能長大。
董繼友把降低密度,通過減產來提高質量的想法告訴了幾位合作伙伴,可是大家卻認為這畢竟沒有經過試驗,風險太大。
董繼友原合伙人楊順才:正常的我們一畝放1500只,老董說要減到700左右。我們就說要是減了產量,螃蟹規格長不大,我們產量上不來怎么辦,我們想就按常規養吧,每年都能掙一點,不要冒這個風險了。
幾位合伙人都不愿冒這個風險,而老董卻一再堅持只有提高質量才是今后的生存之道。大家的意見產生了分歧,合作了8年多的幾位合作伙伴最終因此分開,各自去經營自己的塘口。董繼友將自己的池塘面積擴充到了280畝,投放蟹苗的數量卻由原來的每畝1500只,一下就減到了700只。
董繼友:700減過了以后,又減到500,500減到300,300減到200,就是不斷地實驗,不斷地實驗,不斷減少,不斷地實驗。
![]() |
[致富經]2只螃蟹拍賣19.8萬元的背后 |
幾個月來,老董每天不是蹲在岸邊就是蹲在船頭,靜靜地觀察,希望自己減產的方法能夠奏效,可是卻始終收效甚微。就在董繼友感到有些失望的時候,一場災難悄然而至。2003年的7月,洪澤湖遭遇了罕見的洪水,而董繼友承包的水面緊鄰著洪澤湖東北入?诘亩栭l,水流湍急,流水量達到每天6000多噸。
高良澗鎮副鎮長周宗艷:當時在一個星期之內,水位上漲了一米多,目前我們所在的位置全部在水下,島上只能見到樹梢,其它的建筑物,全部都淹到水里面去了。
董繼友的池塘土圍加上圍網也不過3米多高,眼看著洪水夾雜著湖里大量的水草一涌而下,他是心急如焚。
董繼友:一個湖里的草都往這里淌,這里淌水,都往這里淌,本來當地的草有一部分,幾天就淌完了,越來越多外地的水草都擁過來,都擁到你這個圍子上面,你不及時處理掉,它就把水擋住了,擋住你這個棍子承受不了,一擁就擁倒了。
雖然老董竭盡全力清除,可是堅守30天后,使勁全力的董繼友還是抵擋不住無情的洪水。
![]() |
[致富經]2只螃蟹拍賣19.8萬元的背后 |
董繼友:那個螃蟹眼看著跑掉了,圍網外面下地籠,一個都是逮幾十斤,拽不起來,怎么弄,你也維持不住。養了幾年的積蓄,被那一場大水都淌走了。
自己實驗沒有成功,螃蟹還損失了大半,這讓董繼友心灰意冷?墒呛樗^后沒多久,池塘里卻出現了一個讓他意想不到的現象。
董繼友:這個水草塘里還剩下了一部分。一大部分都漂在上面,按道理來講,(農歷)七八月份這個螃蟹都成熟了,都該下地籠逮了,我就發現我的螃蟹為什么都到漂的水草上面去蛻殼,而且是大面積蛻殼。
養了10年螃蟹的董繼友知道,蛻一次殼螃蟹的個頭能大上一圈不說,體重也能增加將近一倍,這次螃蟹能在即將成熟的時候蛻殼,意味著自己2兩多的螃蟹最少也能達到4兩。這個發現讓老董驚詫不已。自此之后的6年時間,董繼友總是古古怪怪,經常做出一些讓人難以理解的舉動。
養殖戶孫友強:養螃蟹的人不是都在塘上轉悠嗎,就看老董有時候不在塘上轉,劃個小船下湖,去撈水草,看到什么水草都給它撈回來。
養殖戶劉培好:我們喂飼料一天有時候喂一次有時候喂兩次,還不夠螃蟹吃的呢,如果你不喂食,螃蟹肯定長不好的,老董有時候一天,兩天都看不見他喂食。
別人都在關鍵時刻拼命喂餌料催肥,老董卻看上去有意在餓著自己的螃蟹。更讓大家覺得難以理解的是,在螃蟹都基本成熟,大家已經準備清塘的時候,老董居然花了2萬多元買回了大批的水草。然而就是這些與人背道而馳,備受非議的做法,卻讓董繼友在2009年和2010年出盡了風頭。他連續兩年在洪澤縣政府舉辦的大閘蟹節上,都一舉拿下了蟹王、蟹后兩項桂冠。兩只螃蟹拍出19.8萬元的天價。
董繼友:2009年蟹王是1斤2兩,母蟹是9兩,2010年公蟹就特別大了,1斤3兩5,母蟹將近一斤,9兩8錢。
![]() |
[致富經]2只螃蟹拍賣19.8萬元的背后 |
江蘇省洪澤縣水產局局長王成武:我們拍賣的時候是一對蟹20萬,有的池塘一年也賺不到20萬,他兩只蟹就賺到20萬,所以對全縣蟹農養蟹的熱情養蟹的積極性,是個很大的推動作用。
因此,大家都紛紛跑去詢問原因。想知道董繼友究竟用了什么方法,讓他家的螃蟹有了突飛猛進的增長。那么董繼友告訴大家的方法到底是真是假,他在這6年中又是如何破解了螃蟹這最后一次生死蛻變的秘密呢。說起來,董繼友也經歷了不少的周折。那場洪水過后,螃蟹都在漂浮的水草中蛻殼,讓老董一下找到了苦尋了許久的突破口。
董繼友:你看這種草,全是斷的了,全是螃蟹吃斷的,都漂在上面,所以它是底層草。這種就漂在上面的,你看這個須子不靠地就可以長,螃蟹蛻殼這個須子很軟,和人頭發一樣的,很軟,所以螃蟹蛻殼就躲在這個須子里面蛻殼。
掌握了螃蟹的生活習性,也摸透了水草的各種用途。董繼友在洪水過后的第二年,老早就打撈了各式各樣的水草放進池塘做好了準備,他迫切的等待著螃蟹經歷這次關鍵的蛻殼。沒想到他自認為找到的捷徑卻讓他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 |
[致富經]2只螃蟹拍賣19.8萬元的背后 |
2004年的8月,董繼友池塘里的螃蟹像去年洪水過后一樣,大多數都游到了水草邊上,開始為蛻殼尋找地方。老董看到這一切,心里不由得暗自高興?墒菦]過多久,董繼友就發現事情的發展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樣。
董繼友:螃蟹蛻殼的時候,它蛻不下來,只蛻到一半,蛻到一半的時候不管它使多大勁,它還是蛻一半,你不能把螃蟹殼掰開吧,它能蛻下來就蛻,不能蛻你一掰,不是死掉就是缺胳膊少腿?粗诶锩婢退懒,就像生小孩一樣,產不下來。
螃蟹的這次經歷可謂是一次生死蛻變,最終大多被卡在了里面,沒能熬過這一關相繼死去。而老董也經歷了一場痛苦的煎熬,因此賠上了近百萬。究竟哪里出現了問題,董繼友怎么也琢磨不透,趕忙請來了專家。張必香是當地水產研究所的所長,已經研究螃蟹繁育生長有10多年的時間。在仔細觀察了池塘的環境后,他發現了一個并不引人注意的細節。
江蘇省洪澤縣水產研究所所長張必香:就說發現極少量的螺螄,作為蟹塘來講,不但可以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另外最關鍵的是它是螃蟹的適合餌料,為什么呢,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還有鈣等微量元素,蟹吸收以后促進蟹的生長蛻殼。
這下董繼友是恍然大悟,洪澤湖岸邊上這樣的螺螄有很多,池塘里的這些螺螄肯定是去年洪水沖過來的。經過一年的時間,這些螺螄基本已經被塘里的螃蟹消耗一空。沒有足量的螺螄可吃,螃蟹的營養很難跟上,也就很難蛻殼。找到了原因,董繼友趕忙往池塘里補充了螺螄。經過4年的時間,董繼友最終摸索出了一套成功的經驗。螃蟹的個頭長大了,質量提高了,可是銷售卻讓老董犯起了難。
董繼友:運輸是非常大的困難,那時候都要雇車,雇一個車你裝少了,不劃算,你裝多了空氣不好,死亡率很高。有時候我運輸1000斤螃蟹,死二三百斤很正常的,小螃蟹不怎么值錢,大螃蟹就是早期也100多元一斤,二三百斤就差兩三萬,就沒了。
![]() |
[致富經]2只螃蟹拍賣19.8萬元的背后 |
當地不少養殖戶為了規避這個風險,索性直接賣給上門收購的鄱陽湖客商,雖然錢賺得少,可是自己圖個安心。老董眼看著人家拿去在鄱陽湖呆上幾天再去銷售,價格就翻上幾番。覺得自己的螃蟹一點都不比別人的差,于是暗下決心也要做出個品牌。然而憑著一己之力,董繼友很難扭轉局面。就在他感到力不從心的時候,洪澤縣政府意識到了樹立品牌的重要。2009年縣委縣政府建立起了一個自己的水產批發市場,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客商前來。而董繼友的螃蟹因為比別人的個頭都要大,所以格外搶手。
經營戶段坤:我們正常一斤蟹賣到80元一斤的時候,人家的蟹都賣到100多200一斤。
市場負責人楊長義:雖然價格比別人的高,但是客戶還比別人多,很多客戶都是慕名而來,因為都是想買到好蟹,更優秀的蟹,他去年的經營額達到了4000多萬,將近5000萬。
![]() |
[致富經]2只螃蟹拍賣19.8萬元的背后 |
連續兩年董繼友的螃蟹都是才剛剛上市,就被預訂一空。貨源的匱乏讓老董意識到了自己單打獨斗是不行的,2010年,他成立了養殖合作社,為了讓更多的人加入到他的隊伍中,老董也做出了一個鄭重的承諾。
養殖戶劉培好:他向我們承諾如果按照他的方法養,要長不了這么大的個他來賠。有這么好賺錢的機會,我們肯定要參加合作社。
很快,洪澤湖150多家養殖戶都加入了進來,養出來的螃蟹,個頭一個比一個大。僅僅兩年的時間,董繼友的銷售額就超過了一億元。成為了當地規模最大效益最高的領頭羊。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水產致富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