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低、利潤高的買賣誰都想做,也都愿意做。可一旦這賺錢的買賣開始賠錢了,甚至還有可能將老本都賠進去,是趕緊進行拋售產品,脫離市場,還是從立足點出發,自己找出一條路來呢?
戴云峰出生在福建省漳浦縣佛曇鎮東坂村,養了20多年河豚,2000多畝的養殖面積,是村里數一數二的養殖大戶。
佛曇鎮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養河豚,河豚價格最高的時候可以達到480元一斤,2010年的時候河豚的價格還長時間保持在每斤200元左右。養殖河豚的成本平均下來在30元左右一斤,成本低、利潤高的河豚吸引了村里大多數人,原本不養河豚的村民也跟風養了起來,當地河豚養殖面積達到了3萬多畝。
大家都等著形式一片大好的河豚市場能讓自己發財,可就在2013年,卻沒有人再愿意養殖河豚了,恨不得趕緊脫手,這河豚怎么就變成了燙手的山芋了呢?
外界壓價,內部惡性競爭,價格一滑到底
從2012年開始,國內高端餐飲行業大幅縮減,河豚的市場需求大不如前。東坂村的養殖戶們紛紛開始拋售自己手中的河豚,減少虧損,可這樣一來形成了養殖戶之間的惡性競爭,今天你賣20元一斤,明天我就賣19一斤,后天他再賣18一斤,再加上經銷商的故意壓價,當時佛曇鎮的河豚價格從200元一斤最多跌到了12元一斤,售價還沒有成本高,養得越多越賠錢。
當初戴云峰為了養殖的2000多畝河豚,幾乎把家里的積蓄全都投了進去,可是一分回頭錢都沒見到。最困難的時候,戴云峰口袋剩下不到50塊錢,兩斤豬肉、一條白鰱魚,加上些青菜,一家四口就靠這點菜過了年。村里的養殖大戶仿佛成為了笑話,實在頂不住壓力的時候,戴云峰只能去山上沒有人的地方大聲的喊一嗓子釋放壓力。
戴云峰心里不是滋味,但日子還是要繼續下去,怎么才能給自己手里的2000畝河豚找到銷路像一座大山一樣擋在了戴云峰面前。
認清產品優勢,擺脫困境
在自己老家這邊是找不到出路了,戴云峰在2013年的時候跑去了全國有名的河豚集散地——江蘇揚中,這次的江蘇之行,讓戴云峰找到了出路。
江蘇揚中這邊養殖河豚都是淡水養殖,但戴云峰老家都是用海水養殖的,海水養殖出的河豚在養殖成本方面要低于淡水養殖的河豚。
戴云峰繞過中間商找到了江蘇揚中的經銷商,將自己的2000畝河豚賣了出去,價格還比戴云峰老家的價格高一倍,暫時擺脫了困境。也正是這時候,戴云峰得到了一個讓他為難的消息。
2013年的河豚危機,讓很多養殖戶都意識到,不能在單打獨斗了,村民們決定成立河豚協會,很多人不約而同的想到了讓戴云峰去做會長。
戴云峰再三推辭,他認為自己也賠了錢,沒什么能教給大家的,可養殖戶們還是一有問題就來找戴云峰商量,就這樣慢慢地戴云峰被推上了會長的位置。戴云峰在江蘇市場上發現河豚的價格并沒有掉的太厲害。
江蘇揚中的河豚的餐飲市場依舊火爆,經銷商從戴云峰老家便宜進貨,賣到市場上最普通的一條河豚298元,檔次比較高的那高398一條,錢都被經銷商賺走了。
戴云峰準備從河豚餐飲市場入手,他從江蘇請來專業的師傅到佛曇鎮進行河豚烹飪培訓,當地也有不少人也開始經營起了河豚餐廳,但是一條突如其來的新聞打破了這里的寧靜,隔壁的一個縣,有人誤食野生河豚,造成1死12傷。
前進的路上沒人相伴,認定了的事情也要堅持
報道出來之后,福建省有關部門在全省范圍內開始徹查河豚產業,面對危機,戴云峰開始琢磨新的出路。
河豚含有劇毒,國家有關部門明確禁止經營養殖河豚活魚和未經加工的河豚整魚,養殖的河豚必須出自于經有部門備案的魚源基地,并且由具備農產品加工條件的企業加工,才能上市場銷售。
佛曇鎮人養了20多年河豚,但是并沒有人去嘗試申請加工資質,戴云峰發現要想帶領當地河豚產業走出困境,他就得去做當地申請加工資質的第一人。
2014年戴云峰組織30多個協會成員,按照國家政策去做備案,可是沒過多久,大家認為申請資質沒有前途,又麻煩又耗時間,30多個協會成員紛紛離開,最后就身下戴云峰這個光桿司令了。
2018年,他的養殖基地,終于通過國家有關部門驗收,成了暗紋東方鲀養殖、加工“雙備案”企業。
拿著手里的兩塊牌子,戴云峰開始著手河豚深加工。戴云峰的工廠開足馬力,生產去除河豚毒性后的河豚肉,還特意招了十幾個銷售員,四面出擊去推銷產品,想在市場上大展拳腳,可是讓戴云峰失望的是,一個月下來銷售賣出去的河豚才幾百斤,沒人愿意買加工出來的河豚,這是為什么呢?
消費者對于河豚的毒性心存顧慮,不敢嘗試。戴云峰就帶著產品和一口鍋,來到了世界文化遺產——南靖土樓,這里每年有450多萬游客游覽。當地政府很重視河豚產業的發展,在有關部門的協調下,讓戴云峰在現場給游客做免費品嘗活動,戴云峰先吃,游客看到老板自己吃了,膽子也就大了起來,慢慢的有人愿意進行嘗試、購買。
在戴云峰的一點一滴推動下,佛曇鎮的河豚影響力和知名度慢慢擴大。
這時戴云峰認識了做了20多年酒樓生意的陳耀南。
陳耀南主要是做旅游餐飲,一直在尋求新的突破。這次意外認識讓陳耀南看中了戴云峰的貨源,老戴則是看中了陳耀南的旅游資源和管理經驗,讓出公司49%的股份給陳耀南進行合作。在陳耀南的幫助下,戴云峰把河豚賣進了更多景區附近的飯店和特產店。
戴云峰在養殖河豚之前,做過中藥材提煉的生意,偶然得知河豚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后,戴云峰就想辦法從河豚皮里提取出來,做成了面膜。
為了更加了解年輕人的生活,融入年輕人群中,已經56歲的戴云峰,還像年輕人一樣,每天敷上面膜做起了直播。
戴云峰開發出一系列護膚品,產品主要通過電子商務渠道銷售出去,河豚肉做成水餃、魚丸等速凍產品,這也讓一條河豚的附加值提升10倍。
在戴云峰的推動下,佛曇鎮成為福建省最大的河豚養殖基地,河豚養殖面積3萬多畝,年產量3000多噸,年產值達8億元。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水產致富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