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6年度海洋生物普查結果日前公布。這項旨在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的普查活動,2000年啟動,迄今已經堅持了6年。據英國《泰晤士報》11日報道,今年的普查亮點之一,是令科學家們也驚嘆不已的深海之中無處不在的生命跡象。其中一種在沸騰海水中活動自如的小蝦,令科學家們最為驚嘆。
“沸騰蝦”
科學家們在大西洋赤道附近海域距海平面約3公里的深海中發現了這種被戲稱為“沸騰蝦”的小蝦。它們生活的海域中,水溫降至攝氏2度,幾乎接近冰點,但海底火山口向冰冷海水中噴發出高達攝氏400多度的水流,足以融化金屬。沸騰蝦的活動范圍一般是攝氏60度至攝氏80度的冷熱水混合帶,但是由于冷熱水交融產生的渦流經常把沸騰蝦沖跑,科學家認為,沸騰蝦必須要抵御更高的溫度才能生存。
最使科學家著迷的是,通常情況下生物體內的蛋白質在高溫作用下就會分解,因此沸騰蝦能夠在火山口附近生存的現象值得進一步研究。
沸騰蝦的味道與眾不同,據品嘗過蝦肉的科學家稱,沸騰蝦味道惡心,簡直難以下咽,這可能是由于沸騰蝦生活在火山口附近,體內積聚大量硫化氫等化學物質的緣故。
科學家至今尚未探明沸騰蝦屬于哪類物種,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和生活在其他溫度較低火山口的大西洋噴口蝦是近親。
新發現
今年的海洋普查中,科學家們收獲頗豐,有不少新發現。其中最令人振奮的要數在澳大利亞東北部珊瑚海現身的一種蝦,此前科學界認為這種生物早在500萬年前就已滅絕,因此科學家將這種蝦稱為“侏羅紀蝦”。
生活在馬達加斯加附近海域巖石中的一種多刺龍蝦,也是科學家在今年普查中新發現的物種。這種龍蝦重達1.8公斤,體長超過半米。
此外,科學家還利用聲納技術,跟蹤到有史來發現的最大魚群。據估計,這個在美國東海岸出現的魚群約由800萬尾魚組成。
發現500多種新物種是此次普查的重大收獲之一。如在大西洋中部的一種烏賊,能夠將獵物撕咬成碎塊然后吞食。在馬尾藻海域5000米深處,仍有生命存在,其中有12種浮游生物此前不為人知。
老計劃
為評估及解釋海洋生物多樣性,分布極其豐富程度,2000年開始,國際科學指導專家委員會發起了為期10年的海洋生物普查計劃。迄今為止,來自全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名科學家參與過該計劃。
今年是海洋生物普查計劃開展以來的第6個年頭,科學家在一年中共進行了19次海洋考察,對128個近海區域進行取樣分析,跟蹤調查包括鯊魚、烏賊、海豹在內的20余個物種。
參加該項目的羅恩·多爾博士說:“今年海洋普查活動所取得成功超乎人們想像。活動幫助人們了解海洋中的生命活動情況,并且使人們感到自己對環境應負的責任。我們向人們展示海洋中處處存在著生命,海洋中沒有生命禁區。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