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7年我縣漁業工作發展思路是:保護漁業資源,實現漁業與資源的和諧;強化質量安全,實現漁業與環境的和諧;加強養殖管理,實現漁業與市場的和諧。扎實開展標準化魚塘建設工程和漁民轉產轉業、失水漁民安置工程,進一步拓展“四大漁業”,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出新貢獻。這是記者日前在全縣漁業工作會議上了解到的。縣領導姚家明、吳建平、張來和省、市海洋漁業局有關領導出席會議。
據了解,2006年,我縣大力發展生態、精品、加工、休閑“四大漁業”,實現了水產品總量2.6萬噸,漁業總產值超過5億元的歷史新高。據縣漁業局領導介紹,生態漁業是發展現代漁業的重要基礎,精品漁業是水產品取得市場競爭力的有力武器,加工漁業是實現水產品增殖的有效途徑,休閑漁業是跳出漁業發展的新興產業,2006年我縣已經在這些方面取得了很好的進展。2007年,我縣將繼續大力發展“四大漁業”,同時針對池塘養殖面積大,區域相對集中,魚塘老化、坍塌嚴重等實際情況,根據省政府提出的“百萬畝生態型水產養殖塘標準化建設工程”要求,在“十一五”期間,把全縣相對集中的3萬畝池塘建設成為高效生態的標準化魚塘。這項工程建設基本上采取“上級政府補助一半,建設單位、養殖戶自籌一半”的辦法,通過示范引導、績優考核等,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把它做好做實。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