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昨日,我市在大亞灣海域放流名貴的鯛科魚苗42萬尾。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幼榮等參加了這次人工增殖放流活動。據介紹,這是我市首次在冬天進行人工增殖放流活動。
記者在人工增殖放流活動現場看到,在我市一艘漁政船上,人們搶著放流魚苗,他們解開充氧的薄膜袋,魚兒掉到大海里,馬上就活潑地游了開去。有的漁民則駕著漁用快艇,用勺子直接從船艙或大桶里舀出魚苗放流到海中。
當日,我市選定了3種名貴魚苗放流大亞灣,有紅笛鯛、真鯛和斜帶髭鯛等。據悉,從1984年開始人工增殖放流活動以來,我市在江、海里累計投放魚苗8180萬尾、蝦苗2.6億尾、海膽22萬粒。
記者在放流現場就冬天進行人工增殖放流是否影響魚的成活率的問題采訪了市海洋與漁業局負責人,他說,經過專家論證,鯛科魚苗的成活是沒有問題的。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