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記者日前從福建省食品安全督查部門獲悉,針對近期部分地區市場的多寶魚被查出藥物殘留超標一事,福建已對全省水產養殖基地開展排檢工作,重點檢查水產品養殖環節中存在的藥物殘留問題。
負責福建省食品安全工作的省經貿委市場調節處的有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目前尚未發現水產品藥物殘留超標現象。如果在下一步的檢查中發現有藥物殘留超標的水產品,有關部門將會立即采取嚴厲措施予以控制,嚴防漁藥殘留超標的食品對消費者健康造成危害,有關結果也會及時向社會通報。
據了解,多寶魚、黃鱔、鰻鱺、鯰魚等特種水產動物缺少鱗片保護,在捕撈、運輸、網箱養殖和高密度養殖過程中易患多種疾病,養殖基地因此采取施藥防治。
有關專家認為,由于多寶魚本身抗病能力差,用藥量不足往往起不到防病效果,因此少數不法養殖者大劑量使用藥物,甚至超劑量使用違禁藥物,導致藥物殘留超標。上海等地檢出多寶魚體內藥物殘留超標主要是呋喃唑酮的代謝產物3-氨基-2-唑酮 (簡稱AOZ)。一些實驗研究的結果表明,喂食了呋喃唑酮后的魚,其肌肉中的呋喃唑酮代謝很快,而AOZ卻很難在短時間內消除,因此容易造成藥物殘留超標,而這種代謝產物在人體內能致癌。但專家提醒,多寶魚目前只是含有致癌物質的食品,而非致癌食品,市民不必過度恐慌。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