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2月8日,記者從農業部漁業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南寧)獲悉,在對南寧市場上的桂花魚進行的首次抽檢中,有1份樣品檢出微量孔雀石綠殘留,其余指標皆為正常。
據介紹,此次檢測共抽檢了4份樣品,其中江南海鮮市場3份,津頭市場1份,被檢出微量孔雀石綠殘留的樣品來自江南海鮮市場。孔雀石綠為禁用漁藥,只要在魚體里檢測出兩微克/公斤,就算不合格。此次在南寧檢出的孔雀石綠殘留剛好達到此值。
銷售商稱檢出孔雀石綠的這批桂花魚是從廣州批發來的,銷售商沒有出示有效的檢驗檢疫證明。檢驗人員介紹,桂花魚中檢出孔雀石綠殘留,可能是運輸途中造成,也有可能是在幼魚期就已經進入魚體。
據了解,目前,農業部漁業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南寧)已基本完成今年對廣西大宗水產品的藥物殘留檢驗任務,并已從廣西各大主要養殖場抽檢200多個樣品,包括羅非魚、對蝦、草魚、鯽魚及一些貝類等,檢測結果均為正常。另外,繼上次多寶魚抽檢之后,該中心還對南寧市場上銷售的多寶魚進行了第二次抽檢,檢測結果一切正常。
記者從廣西水產部門了解到,為防止廣西水產品出現類似事件,在生產方面,水產部門將抓好無公害養殖,推行標準化生產,從源頭上堵截藥物殘留超標。在流通方面,相關部門將建立完善水產品市場準入制度,不讓“問題魚”流入市場。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