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深化結構調整,加快特色漁業發展,推廣水產健康養殖模式……去年我省漁業經濟保持了良好發展態勢,全省水產品總產量首次突破百萬噸大關,達到108萬噸,比上年增長9.2%。預計漁業經濟總產值可達130億元左右,增長10%以上;漁民人均收入可達7100元左右。
深化結構調整,特色漁業發展步伐加快。2006年,海洋捕撈業在推進轉產轉業的同時,調整捕撈漁船生產結構和優化生產組織形式,使我省遠、外海生產船只發展到上千艘,海洋捕撈產量達31.4萬噸,比上年增長0.9%。在水產養殖業方面,我省大力培育發展水產特色優勢品種和支柱產業,全省水產養殖總面積達到189527公頃,比上年增長14.8%。海水養殖產量達30.5萬噸,增長16.7%;內陸漁業產量達46.2萬噸,增長10.8%。以唐山為主的對蝦養殖面積達到40多萬畝,總產量達到近3萬噸;以秦皇島為主的淺海扇貝養殖達到38.5萬畝,總產量達到16萬多噸;河豚、梭子蟹、甲魚、冷水魚、觀賞魚等特色品種以及海蜇、海參等新推品種也加快了發展步伐,其中海參池塘造礁養殖面積達到1.5萬畝,產量達1400多噸,產值達1.6億多元。同時,各級水產部門注重龍頭企業和成長型企業的引導和培育,已有6家水產企業進入新一輪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行列。全省水產品出口量達到2萬多噸,創匯額達1.1億美元。
加強示范區創建,水產健康養殖模式推廣成效明顯。2006年,全省共篩選海水池塘多品種養殖、淺海和內陸湖庫生態綜合利用、鹽堿地開發利用、標準化生產、循環水利用等示范場點20個。全省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區生態養殖總面積已達11.5萬畝,水產品總產量達4.5萬噸,產值5.1億元;示范區健康養殖戶達1300多戶,輻射帶動了約1.3萬戶養殖漁民、80萬畝養殖水面。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