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多寶魚嗑藥”事件余波未盡,近日,又有媒體報道,香港食環署在老虎斑、杉斑和黃立倉3種海魚中檢出致癌禁藥硝基呋喃,前兩者產自東南亞。今天上午,記者從銅川水產市場等獲悉,本市市場上少見香港“問題”海魚。市食品監督所所長顧振華表示,據市食藥監部門抽檢本市部分淡水魚、海魚、名貴魚等樣品結果顯示,總體合格率在90%以上。
相關新聞
香港檢出3種海魚含致癌物 上海未現問題魚 (12.10) 德勝達龍口粉絲檢出致癌物 濟南市場未... (12.7) 近六成京產羽絨制品不合格 唯爾麗含致癌物 (12.6) 歐盟市場染發劑禁用22種致癌物質 (12.5) 香港從鱖魚中檢出致癌物 武漢市場銷售如常 (11.29) 上海水產養殖場徹查致癌物 所有魚蝦蟹... (11.23)
今天上午,銅川水產市場質檢部主任戴鴻根告訴記者:“本市水產市場上很少有老虎斑、杉斑、黃立倉等種類的海魚。由于海魚價格普遍偏高,尤其是名貴海魚,一般只有高檔飯店才會進貨。據統計,像老虎斑、杉斑等名貴海魚,一天銷售量最多也只有幾條而已。”
戴鴻根表示,本市市場上的海魚以冰鮮魚較多。此外,本市市場上銷售的海魚,基本是沿海城市網箱圍海養殖為主,其品種與香港、廣州等地不同,品種相對有限。
記者了解到,自從“多寶魚、鱖魚事件”曝光后,目前,銅川水產市場的多寶魚已經全部暫停銷售,而鱖魚的日銷售量也減少了近2/3。據統計,鱖魚的日銷售量不僅從原來的日10噸左右下降到現在的日4噸不到,而且價格也從原來的23元/斤左右下降到現在的18元/斤左右。相對而言,市民偏愛吃的帶魚、黃魚和鯧魚等海魚銷售量略有上升,但價格基本持平。
香港食環署食品安全中心日前抽查了市面上13種海魚樣本,包括細鱗、星斑、青斑、老虎斑、芝麻斑、星鱸、黃衣、金鼓、黃腳、深水泥、杉斑、東星斑和黃立倉。檢測結果顯示,黃立倉、杉斑和老虎斑3個海魚樣本中含有致癌禁藥硝基呋喃,含量分別為0.0026%、0.044%及0.47%。但由于本次驗出的含量只屬輕微,一般食用不會對健康構成威脅。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