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射陽地處沿海,海產品資源豐富,居民喜食海產魚,鮐魚由于價格相對較低,營養又比較豐富,在該縣特別是廣大農村非常受歡迎,是一種常見的菜肴,但鮐魚卻極易引起食物中毒,影響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為了預防鮐魚食物中毒,近日,該縣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向公眾發布了預防鮐魚食物中毒的預警信息。
鮐魚,又稱鯖鉆魚、鮐巴魚、青花魚、油筒魚,射陽多稱為老鼠魚。體粗壯微扁,呈紡錘形,頭圓錐形,眼大,背為青黑色,有不規則的深藍色的斑紋,腹部白微帶黃色,有青皮紅肉的特點。鮐魚死后,被變形桿菌、組胺無色菌污染,產生組胺。組胺又稱組織胺,有毒性,可以降低血壓,是胃液分泌的刺激劑。對組胺過敏的人即使吃一口這樣的魚也可以引起反應。臨床表現為發病快,發病率高,癥狀主要是臉紅,胸部以及全身皮膚潮紅和眼結膜充血,同時還有頭痛、頭暈、胸悶、全身乏力和煩躁等現象,患者一般在1~2天內恢復,愈后良好。
鮐魚中毒的預防,購買時應選擇新鮮的魚,新鮮鮐魚的特點是:體表花紋明顯無粘液,眼睛清晰不混濁,內臟清楚不糊狀,魚肚不鼓起,在肛門處沒有內腸的流出。為保證食用鮐魚的安全,可以徹底涮洗魚體,將魚切成兩片后用冷水浸泡,去除頭、內臟及血污,烹調時可加入雪里蕻或紅果少許(魚肉重量的5%)后清蒸或紅燒,可使魚體中組胺含量下降65%以上。另外用食鹽腌制可以升高鮐魚組織液的滲透壓,避免變形桿菌、組胺無色菌的污染,可基本阻止組胺的生成。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