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多寶魚風波后,昨日,由大連運抵上海的百余條無公害多寶魚開始在銅川路叫賣。不過,記者昨日了解到,回滬首日多寶魚零售僅賣出十條左右。
帶質監檢驗報告入滬
昨日下午,在滬西水產市場當街的玉盛水產行門口,一條醒目的大紅色橫幅“大連雙龍無公害多寶魚”已經拉出,魚缸里鮮紅的多寶魚懶洋洋地游著。老板張學盛告訴記者,下午3時多,200多斤多寶魚剛剛從大連空運過來。據悉,前日入滬無公害多寶魚100條,昨日已增加到500公斤。此前,市經委發文表示,多寶魚進入上海市場,除了常規的證件外,還必須提供當地檢疫部門出具的檢驗合格證明。此番來滬,多寶魚不但帶來了《無公害農產品證書》和《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證書》,還最新開具了一份《大連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檢驗報告》。在這份12月1日剛簽發的《檢驗報告》里,記者看到送樣時間為11月28日,檢驗成分為7項,除孔雀石綠、無色孔雀石綠、氯霉素外,其余四項都為呋喃類代謝物項目,結果全部顯示為“合格”。“這份檢測報告是入滬的關鍵。”銅川水產市場相關負責人透露,多寶魚風波后,市場為多寶魚的進場設下三道關:一是經銷商必須提供縣級以上的檢驗機構開具的檢驗合格證明;其次必須出示當地的送貨單;除此之外,經銷商還必須與市場簽訂一份協議,聲明其出售的多寶魚如果在上海查出有問題,所有責任由經銷商承擔。
養殖公司建“成長檔案”
張學盛告訴記者,此次允許大連供貨,他們也考慮了很久,最后還跟大連雙龍海產有限公司簽訂了一份《大菱鲆(即多寶魚)產銷協議》,記者在協議上看到,養殖公司要求在生產過程中建立完整的“成長檔案”,保證不添加違禁藥物。昨日,記者在市場看到,并無一人前來詢問多寶魚的情況。玉盛水產行的統計顯示,昨日零售出去的多寶魚僅有十條左右。張學盛表示,因為批發市場的交易時間多在晚上10時到次日凌晨,最準確的銷售量尚難預測。對于多寶魚能否重回市民餐桌,他表示仍有信心,也隨時歡迎質量監督部門抽檢。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