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日,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2006年全區水產品生產以提高經濟效益和產品質量,大力發展健康養殖為中心,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截至2006年底,全區水產養殖面積已達9.54萬畝,水產品總量5.6萬噸,產值效益達5.4億元,較上一年均有大幅增長。
大力發展水產品是武清“京津鮮菜園”建設的主要內容之一。近年來,武清區委、區政府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大力發展優質、綠色、無公害水產品生產,著力提高各類水產品質量。區有關部門在水產品生產上加大放養結構的調整力度,增加南美白對蝦、河蟹等高效益品種的放養密度,大力發展健康養殖,使全區漁業生產得到了全面、合理發展。
截至2006年底,全區水產養殖面積9.54萬畝,從事水產業養殖的農民人均純收入1.2萬元。特別是去年南美白對蝦在示范區和示范基地的帶動下主養面積突破2萬畝,同比增加近一倍。同時,進一步強化全區水產品無公害基地認證和產業帶生產建設,努力推動全區水產品的標準化生產。
目前,全區無公害水產品基地已達41個,涉及養殖面積近7.5萬畝,認證產品產量30721噸,占全年水產品總量的55%。無公害水產品產地認定戶4301個,占全區水產養殖戶的79.1%。
此外,為進一步提高廣大養殖戶的養殖水平和水產品質量,區有關部門還定期聘請水產專家在水產養殖重點鄉鎮舉辦各類知識講座,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生產一線開展技術服務幫助廣大漁民解決實際問題。2006年以來,共舉辦培訓班15次,發放宣傳資料600余份,受益群眾2000余人,有效促進了全區水產品產業技術的升級推廣,受到了廣大水產養殖戶的歡迎。
南方漁網編輯:張弘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