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山東威海在漁業經濟發展過程中,逐步探索總結出一套節水節能養殖、廢棄物利用以及海洋資源增殖的循環經濟新思路,使漁業經濟走上了和諧、健康發展的新軌道。
山東威海市有幾百家魚粉加工企業,魚粉壓榨過程中產生廢水嚴重污染了環境。而其中含有的蛋白質、有機物和魚油成分卻被白白浪費掉。
2002年開始,山東威海漁業深加工龍頭企業山東鴻洋神集團開始探索魚粉廢水的再利用,他們利用生物技術從魚粉廢水中提煉出海鮮調味品和海鮮精等高附加值海洋生物產品,使魚粉廢水由低排放到無排放。不僅徹底解決魚粉行業廢水污染問題,還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主持人宋奕佳:“我現在是在山東鴻洋神的包裝車間,我手里拿的這個調味品是魚粉廢水經過高溫蒸煮、濃縮酶解等九道工序提煉加工而成的。”
山東鴻洋神集團技術總監 劉明永:“一個是減少了廢水排放,第二是(每年)提取2萬多噸海鮮調味品,給公司帶來3000多萬的經濟效益。”
目前,鴻洋神集團計劃將榮成市56個魚粉廠、185條生產線每年排出的40萬噸魚粉廢水進行回收處理。屆時,魚粉行業廢水污染問題將得到徹底解決。
鴻洋神集團變廢為寶是威海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在海水養殖方面,威海加快推廣工廠化養殖循環水利用技術。各養殖企業普遍實施了工廠化全封閉及半封閉技術,配備新的環保設備,對養殖用水進行過濾、氨氮降解、臭氧殺菌、增氧等系列技術處理。養殖池只需添加少量新水,即可循環再利用。既節約了水資源和煤電資源,又減少了養殖廢水排放,降低了海水養殖污染,同時還有效降低了漁業病害的發生,提高了養殖產品質量和養殖效益。
在海洋捕撈過程中,威海大力推廣資源增殖漁業。在近海實施了大規模的增殖放流,放流各類魚苗8億多尾(頭),有效增加了近海漁業資源供給。將200多艘報廢的捕撈漁船,沉海建設人工魚礁,為海洋生物營造棲息生長的良好環境,促進了漁業資源的恢復,穩定了近海捕撈。截至目前,山東威海已經發展無公害水產品產地近25萬畝,無公害水產品60多個,生態漁業成為漁業經濟的亮點。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