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日,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條石鯛規模化生產技術開發”支持下,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在福建省人工調控培育條石鯛親魚獲批量受精卵。
目前條石鯛已分別在福建漳州和寧德、浙江溫州和寧波、山東青島等地區進行工廠化育苗、池塘育苗生產,以及養殖生產試驗。
條石鯛主要分布于我國黃海、東海、臺灣沿海,日本北海道以南及韓國以南沿海海域,是一種具有較高食用和觀賞價值的海產魚類。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取得了如下成果:條石鯛親魚通過人工調控,產卵期提前2個月,產卵周期持續4個月;解決了條石鯛初孵仔魚開口、仔魚開鰾、仔稚魚變態的營養和環境調控等關鍵技術問題,生產條石鯛魚苗150萬尾。
現在,項目總體執行情況良好,進展順利。現已完成了任務書確定的育苗指標;為今后條石鯛養殖的推廣,圓滿完成農轉資金項目規定的合同指標,為該魚種產業化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目前我國海水養殖魚類年產量達66萬噸,養殖魚種約80余種,以多種海水養殖魚類薈萃、突破群體產量和區域性推廣為特點,因此海水魚類養殖業的健康、持續、高效發展,急需不斷地補充、開發更多的名優品種。
條石鯛規模化生產技術的成功實施,一方面為海水魚類養殖業提供優質和具有國內外市場潛力的品種,另一方面為近海網箱養殖提供清潔魚種,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顯著。
南方漁網編輯:張弘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