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我國多寶魚的主產區──山東省與上海市有關方面日前在濟南進行產銷對接,商討山東多寶魚重返上海市場的事宜。此前,山東省有5000萬尾多寶魚滯銷。
多寶魚“回歸”市場的曙光使懸在多寶魚養殖戶頭上的愁云逐漸散去。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廳長侯英民表示,一條魚牽扯了消費與養殖兩頭,藥殘使這個產業受到影響,是雙方都不愿意看到的。山東將進一步從水質、藥品、餌料等各個環節進行整改,控制藥殘。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海洋與漁業處處長于貴運說,山東多寶魚返回上海市場意義重大,說明合格產品是受消費者歡迎的。
據上海銅川路水產市場負責人楊連發介紹,目前由于在市場上銷售的多寶魚數量不多,價格超過以往,以上海銅川路市場為例,“無公害多寶魚”目前售價約每公斤110元,比過去上漲了近一半。
據了解,與以往不同,這次山東進入上海市場的多寶魚將完全按照“場對場”的方式對接,即批發市場做見證人,銷售商與生產者進行直接對話,即將進入上海市場的山東多寶魚將實施品牌化,并全部掛牌銷售,每條魚都能追溯到出自哪個養殖場,甚至精確到哪個魚池。
記者在現場看到了山東即將運往上海的多寶魚樣品,每條魚的尾巴上都系著一個標簽,標簽上標明了產地、品牌、免費咨詢電話、身份碼和防偽碼。樣品的提供者煙臺開發區天源水產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志說,這相當于魚的身份證,只要撥打上面電話,輸入身份碼與防偽碼就能查到有關這條魚養殖的所有內容,此外,所有上市的魚還必須提供質量檢驗合格證明。
上海水產行業協會秘書長范守霖認為,這種方式實現了進貨渠道、質量以及管理的對接,將使所有的商品魚都可以追溯到源頭,一旦出現問題就可以確定是誰的責任。而在此之前,上海水產市場上還沒有任何一種魚是以這種方式進入的,多寶魚實際上成為了上海水產市場上第一種通過市場準入制度的魚,為規范其他水產品銷售開創了先例。
日前遼寧省的多寶魚率先進入京滬市場后,山東多寶魚也開始踏上開禁的“破冰之旅”。此間有專家表示,多寶魚去而復返,值得慶幸,但藥殘事件暴露出的問題卻值得水產養殖業深思。有專家表示,多寶魚雖能“浴火重生”,但藥殘事件卻戳到了水產養殖業的痛處。
有關人士認為:從長遠來看,“多寶魚風波”是件好事,養殖企業實現了優勝劣汰,市場得到了凈化,更有利于多寶魚產業的健康發展。多寶魚回歸市場讓養殖戶看到了希望,但最終獲得所有消費者認可還需要一段時間。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