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今年,巴彥淖爾五原縣水產站緊緊圍繞提高水產品質量這個中心,著力打造無公害水產品生產基地,創出“本地魚”和“海子魚”品牌,使全縣的漁業生產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今年,縣水產站重點抓好六個水產養殖點上的養殖、試驗示范工作。他們先后從天律、湖北、安徽和寧夏等地調回水產苗種1674萬尾,其中:團頭魴“春片”2萬尾,“四大家魚”烏仔和鯽魚烏仔700萬尾,大口鯰2萬尾,“大眼幼體”螃蟹940萬尾,扣蟹30萬只。同時從天津換新水產研究所引進“超級鯉”和“黃金鯽”兩個新品種,在民族漁場試驗養殖。
在科技人員的指導下,五原縣水產站對原有的280畝精養魚塘進行了清塘泥和進、排水配套工作,配置了增氧機和投餌機,改善了養殖條件。在此基礎上,他們加大了大水面的苗種投放工作,今春,該縣大水面“春片”魚種的投放在18萬斤以上,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引資引技工作見成效,河蟹養殖掀起高潮。吸引安徽和河北養殖戶在五原縣大水面投放苗種970萬尾,其中投放“大眼幼體”河蟹940萬尾,“大眼幼體”河蟹在五原縣投放尚屬首次。加強了水產養殖優良品種的選育,目前在民族漁場正在進行三大鯉魚品種的對比試驗。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