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隨著國家農業部通報了上海多寶魚事件調查處理結果,對山東三家企業進行了停止銷售、監督銷毀和罰款等處理后,沸沸揚揚的多寶魚風波漸漸平息。近日,多寶魚帶著無公害的“標簽”再次小批量現身上海,商家將《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證書》張貼在店堂內醒目位置,多寶魚價格也從風波前的每斤70元漲到了100元~110元。杭州目前依然禁售。看著“無公害”成了重新上市的多寶魚的最大賣點,不禁想起了親密接觸多寶魚的這一個多月。
接到這個任務是在11月17日晚上十點。杭州市工商局在了解上海多寶魚查出藥物殘留事件之后,立即對杭州近江、農都兩大水產市場進行了抽樣檢查并緊急下發通知,暫時禁止兩大水產批發市場銷售多寶魚。食品安全,又是食品安全問題!福壽螺致病事件,人造蜂蜜事件,毒豬油事件,“口水油”沸騰魚事件,瘦肉精中毒事件,大閘蟹致癌事件,“蘇丹紅”鴨蛋事件……當時,這一件件讓人心驚肉跳的“事件”瞬間滑過腦海。
11點左右找到賣多寶魚的大戶沈老板時,他早已是一臉的苦相:“多寶魚不讓賣,虧了好多錢。上海查出來有問題,關杭州啥事呢?等抽查結果出來再禁也來得及啊,我也不至于虧這么多。”
像多寶魚這樣的食品安全事件做追蹤報道是必要的,在做第五篇追蹤報道的近一月后,杭州工商局抽檢結果證實杭州的多寶魚中也含有違禁藥物。再致電沈老板的時候,電話里的聲音依舊低沉,一來一去一個月虧了60萬,能開心得起來嗎?“多寶魚這個市場已經被破壞得不成樣子了。上海都沒有禁賣,為什么杭州禁得一條都不能賣?”
的確,在此次事件中,杭州市工商局出拳比上海重,而且反應極快,得知消息當天就抽查并下發緊急通知禁賣。可以看出,對此類食品安全問題,杭州已經有了快速反應的機制,先一棍子打死,不能賣,然后再慢慢看有沒有打錯,看似“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而作為這個事件的始發地上海,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查出多寶魚確實有問題之后,只是發布了嚴重的消費預警,并沒有禁賣,只要商戶能夠提供產品檢驗合格的報告,就可以繼續銷售。看起來,上海的做法似乎更為理性和冷靜,對經銷商做出了一定的保護。
作為事件的源頭,追求畸形利潤的山東養殖場肯定是比較喜歡上海的,盡管市場已經被破壞得十分厲害,但是還是留下了一定的“空間”來彌補損失,還能喘口氣,不是嗎?
“一棍子打死。”杭州的做法就讓那些非法商家難以接受。但在了解到杭州工商局的查處力度后,作為此次事件最大受害者杭州的水產經銷商,下次在選擇產品的時候,肯定會更多地考慮質量和安全問題;而那些明知道自己的產品有問題的經銷商也會感受到壓力吧。
多寶魚并不是尾聲,多寶魚后,桂花魚事件,陳化糧事件又一次次敲響了警鐘。層出不窮的“事件”,反映著食品安全監管體制的漏洞,在修補完漏洞完善體制之前,在“無公害”這個理所應當的基本要求成了商家最大的漲價賣點的時候,對于危及大家餐桌安全的食品問題,先一棍子打死不失為一種應急、警示和保護大眾的辦法。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