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雖然考察沒有發現白鰭豚,令人遺憾,但不能武斷地宣布白鰭豚已經滅絕!弊蛱,國家(銅陵)環境保護長江重點水生野生動物保護中心主任鄭邦友針對國內外有專家宣稱白鰭豚這一瀕危動物已經滅絕的消息,進行了駁斥。國際科考未發現白鰭豚
白鰭豚是目前世界上最瀕危的12種動物之一,被稱為“長江女神”、“長江中的大熊貓”,為長江生命系統的旗艦物種。此前國內外有不少野生動物保護專家斷言白鰭豚已經滅絕。這一論斷的根據,來自于“2006長江淡水豚類考察”活動。
據鄭邦友介紹,為拯救白鰭豚和長江江豚、保護長江生物資源多樣性,在國家農業部的支持下,中、美、英、日、德、瑞士等6國專家成立了長江白鰭豚國際聯合考察隊,開展“2006長江淡水豚類考察”活動。這是1999年以來對白鰭豚最全面的一次考察活動,所有專家都是各自研究領域的國際權威。作為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國家(銅陵)環境保護長江重點水生野生動物保護中心主任,鄭邦友既是考察專家,也是組織者。
科學家在宜昌-上海長江干流以及鄱陽湖部分湖區進行了38天的考察,行程約3400千米,結果沒有發現一頭白鰭豚的蹤跡。因此,有科學家宣布,白鰭豚這種瀕危動物已經滅絕,稱白鰭豚“可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被人類消滅的鯨類動物”,一時間在國內外引起極大震動。
四個因素否定“滅絕說”
“本次考察沒有發現白鰭豚,令人遺憾。但是不能武斷地宣布白鰭豚已經滅絕!编嵃钣颜f,此次考察盡管動用的是國際一流科考設備,考察設計十分嚴密,但該方法終歸屬于“抽樣”,不能排除遺漏的情況。
此次采取的是白天考察夜晚停航的方式,白鰭豚也可能夜間從待考察江段游走。另外,科學家在考察中3次發現“疑似白鰭豚”,但沒能確定,還有為數眾多的汊道未予考察。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相關標準,50年內沒有在野外觀測到任何個體,才標志一個物種滅絕。白鰭豚屬“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的等級,最近的一次野外未經證實的目擊白鰭豚是在2006年4月27日。
鄭邦友告訴本報記者:“綜合上面4個因素,我們有理由相信仍有零星的白鰭豚個體生活在長江中,但數量極少,種群面臨滅絕!
別讓我們成為“歷史罪人”
鄭邦友說,人類對長江的開發和利用毫無節制,長江環境的改變已經超出了長江豚類所能耐受的范圍,像電打魚滾鉤等過度捕撈、瘋狂采砂、發達的航運、水利工程的建設、“三廢”排放、棲息地的破壞等等,都讓水生物種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生存威脅!翱吹桔蛾柡偪癫缮暗膱雒,《Science》雜志援引美國海洋大氣局Barbara Taylor博士的話說,這是她一生見到的最為嚴重的人為生態災難!
“白鰭豚的消失不僅僅是一個物種的消失,也標志著生物進化樹上一個科的消失!编嵃钣颜f!叭绻做掚嗾娴膹奈覀冞@一代人手里滅絕,我們將成為歷史的罪人!”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