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山東省東平縣由于近年來生態環境改善,吸引了不少候鳥在這里的東平湖越冬。這件好事卻給當地養魚的村民帶來了煩惱:每年一到魚肥出塘的季節,就會有大量的候鳥飛來啄魚吃,給養殖戶造成損失。出于保護鳥類的考慮,當地主管部門要求村民不得殺害一只候鳥,眼看著一年的辛勤勞動損失近半,村民們追問:我保護鳥,誰來保護我的魚?
銀山鎮山趙村是東平湖邊的養魚大村,記者26日來到養殖戶劉新科的千畝魚塘邊時,不遠處十幾只白鷺正在悠閑地散步,幾只小水鳥不時把頭扎進水里,抬起頭時嘴里已經多了一條活潑潑的小魚。如果沒有腳下那堆被啄瞎眼睛的死魚和劉新科心事重重的面容,這就是一幅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麗畫面。
"它們已經不怕人了,放鞭炮也趕不走。"劉新科苦笑。他與其他8名村民合伙承包的這片魚塘面積達800多畝,去年投了鯉魚、草魚、鰱魚等各種魚苗6萬多尾,根據魚的長勢判斷,今年預期收益能到100萬元左右,可實際只賣了70多萬元,虧本近30萬元。"從10月中旬放水捕魚開始,這些鳥就跟上班一樣,每天早上六點半準時來吃魚,一直到天黑才走。小魚能吃了,大魚它們叼不動,就專啄眼睛。"劉新科說,魚的眼睛被啄了之后很快就死,本來1公斤能賣6元左右的,現在只能賣1元多。
山趙村村委主任趙發達介紹,這個村有30多家養魚戶,今年每家損失都很慘。據他說,這里候鳥吃魚的事從八十年代就有,但從沒像今年這么嚴重,來的鳥是往年的四五倍,其中不乏白鷺、灰鶴等大型水禽。"那鳥鋪天蓋地的,黑壓壓一片,最多時一天就損失千把斤魚"。村民們向鎮政府和林業部門都匯報過這件事,得到的答復是:候鳥是國家保護動物,一定不能捕殺。趙發達說:"村民們真不錯,沒有一人對鳥開槍或者下藥,就這么任著鳥吃魚,看著心疼啊!"他擔心如果有關部門對養殖戶的損失沒有說法,以后難保不會發生村民打鳥護魚的事情。
銀山鎮政府宣傳委員張傳明說,這件事首先說明當地的生態環境這幾年明顯改善,他們已經就本鎮的山趙村、顧龐王村、臥牛山村等幾個養魚村損失的情況向東平縣水產局打了報告,水產局表示將進一步向上級請示,爭取能給養殖戶一些補償。山東省海洋漁業廳環保科一位姓朱的科長介紹,像這類事情國家目前尚無具體的補償規定。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