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月13日,本報報道了我市大菱鲆養殖行業面臨困境、近300萬尾成魚池中待售、養殖企業和業戶心急如焚的現狀,并啟動了“拯救威海大菱鲆行動”系列報道。這一活動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一時間本報新聞熱線不斷。截至昨日下午4時,本報陸續接到數十個熱線電話。很多養殖企業和業戶打來電話表示感謝,有的咨詢大菱鲆市場行情,有的積極建言獻策,為威海大菱鲆尋找出路。
當天9時許,榮成養殖業戶孫先生打來電話。他激動地說:“報社推出這樣的行動,讓我非常感動。作為威海的主流媒體,你們能夠積極為養殖企業和業戶著想,發動社會力量解決市場難題,讓我們養殖企業和業戶看到了希望。相信在報社精心組織下,這次行動肯定能收到實效。”
養殖戶王先生說,新聞界的關注對大菱鲆市場“復蘇”起到了積極作用。加大宣傳力度,消除不利影響,是廣大養殖企業和業戶的共同愿望。他希望政府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積極行動,規范理順市場流通環節,讓威海大菱鲆及早上市,減輕企業壓力。
做服裝生意的梅先生則在電話里為養殖企業“支招”。他說,當務之急是先為池中不能及時上市的成魚找到出路。他建議養殖企業和業戶可以考慮和一些魚類深加工企業聯系,將大菱鲆成魚做成罐頭、袋裝食品等。梅先生說,他在網上查了一下,這類深加工企業非常多。
本報的報道引起水產加工和流通領域內人士的關注,并提供了一些積極的市場信息。從事水產品出口貿易的宋吉波致電本報說,他了解到,超出0.5公斤的大菱鲆市場上不好銷售,但他有一個日本客戶需要0.8公斤以上的大菱鲆,只要能達到出口商檢的標準,他可以為“超重”的大菱鲆解決銷售問題。一位來威做水產加工生意的浙江商人說,他原本計劃來威采購黃花魚,看到報道后非常關心威海大菱鲆的情況。他請報社幫助聯系幾家大型養殖企業,準備聯合幾個生意伙伴與養殖企業洽談大菱鲆生意。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