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烏魯木齊1月23日電 近年來,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不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管理機制,加大科技投入,不斷延伸冷水魚產業鏈。2007年,計劃冷水魚產量300噸,產值突破1000萬元,出口比例達35%以上。
目前,博州已擁有白鮭魚類繁育基地100畝,形成可年孵化白鮭魚類受精卵3.5億粒,培育稚魚0.5億尾的生產能力,苗種銷售網點覆蓋全國6個省區18個水域。新開發的原魚速凍、開片速凍、熏制、腌制及魚子加工等冷水魚系列產品。天潤賽里木湖漁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已逐漸掌握冷水魚生產和繁育技術,生產規模不斷擴大,銷售網點遍布疆內主要城市,并已拓展到北京、上海等地,首次進入歐盟市場,國內外市場前景看好。
據了解,新疆天潤賽里木湖漁業公司首次進行高白鮭人工繁育并獲得成功是在2001年,在這之前的五年里,公司一直從俄羅斯引進高白鮭、凹目白鮭發眼卵。2004年,該公司首次對凹目白鮭進行人工繁育并取得成功,之后高白鮭、凹目白鮭兩種魚苗相繼繁育成功,徹底改變了對國外的依賴。
白鮭屬魚類自然分布于北緯五十度以北的淡水水域,其生態類型有河流型、湖泊型、河湖型、河海型,生態的多樣性決定了其生物學的復雜性。自2000年高白鮭人工繁殖在我區首次獲得成功以來,科技人員始終把提高“三率”(即受精率、發眼率、出膜率)做為主攻目標。圍繞這一目標,他們在本年度“人繁”開始之前即召開了技術分析會,從研究繁殖生物學入手,綜合分析歷年來白鮭魚類人工繁殖的技術過程和各種數據,特別注意不同批次受精卵“三率”高低的差異,通過對照比較,探索其內在的因果關系,有針對性制定相應的技術方案。賽湖漁業公司籌措資金對整個孵化系統進行了徹底改造,從而保證了魚卵胚胎的發育,獲得了較理想的發眼率。
迄今為止,賽里木湖是我國惟一科學、正規而又有較大規模的高白鮭人工繁育基地,它不僅可以滿足賽里木湖漁業發展的需要,還可批量滿足國內其他冷水水域放養的需求。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