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統計顯示,今年1至11月,全國20個主要漁業省(區、市)水產品產量4342萬噸,同比增長2.8%。水產品國內市場購銷兩旺,32個主要水產品市場成交量同比增加4.3%;水產品進出口貿易繼續快速增長,1至10月水產品出口額73.6億美元,增幅18.5%。預計今年全年水產品總產量將達5250萬噸,漁業經濟總產值可達8200億元,水產品出口有望超過90億美元,漁民純收入可達6100元,均保持增長趨勢。
支漁惠漁政策取得重大進展
繼去年《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明確提出“要積極發展水產業,保護和合理利用漁業資源”后,今年中央1號文件又明確提出要“積極發展水產業,擴大優質水產品養殖,發展遠洋漁業,保護漁業資源,繼續做好漁民轉產轉業工作”。農業部漁業局以此為契機,加大工作力度,完成了《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編制論證和報批工作,今年2月國務院又下發了《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的通知》。這是指導“十一五”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工作的綱領性文件。
針對近兩年柴油價格大幅上漲,嚴重影響捕撈漁民正常生產生活的情況,漁業局提出了對海洋捕撈漁民實行柴油漲價補貼的政策建議及實施方案。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今年中央財政安排漁業柴油漲價補貼資金28.9億元,是建國以來中央財政對漁業最大的一項優惠政策。截至目前,全國已發放柴油補貼26.65億元,占應發總數的91.49%。該政策不僅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柴油漲價對漁民生產生活的影響,也促進漁船的規范管理。
近年來,為維護漁民權益,漁業部門堅持漁業權制度研究,爭取在《物權法》中對漁業權作出規定。在今年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審議《物權法》會議上,《物權法》草案中明確漁業養殖和捕撈權是用益物權,使漁業權制度研究和建設取得的一個階段性成果。
開展漁業政策性保險,一直是廣大漁民的迫切要求,今年“桑美”等超強臺風的屢屢襲擊,給漁業生產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對此,漁業局提出了漁業政策性保險補貼試點方案,得到了保監會的重視和認可。
轉變增長方式加大資源養護力度
按照農業部“三大戰略”和“九大行動”的部署,農業部漁業局牽頭,實施了“水產養殖業增長方式轉變行動”。其中,“以漁養水、以水養魚”的生態養殖理念得到推廣,草魚免疫防疫試點獲得成功,水產養殖“不用藥”的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為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水產養殖業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以創建“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區”為載體,大力推廣生態和健康養殖方式,150多個養殖區(場、縣)參加了創建活動。組織開展了“水產健康養殖技術服務活動”,編印了《知識讀本》,將病害防治、生態養殖等關鍵實用技術,送到塘邊、送到漁
戶,培訓養殖漁民1萬多戶,輻射帶動10萬養殖戶。在廣東、江蘇等11個省14個縣開展入戶行動試點,帶動江蘇、廣東、山東等十幾個省投入1500多萬元,在60多個縣開展了省級科技入戶試點,“放大效應”明顯。同時,漁業局開展了以孔雀石綠和呋喃唑酮代謝物為重點的養殖水產品藥殘檢測,組織水產品質量安全督查行動、水產苗種專項整治活動和水生動物重大疫病防疫及監測,水產苗種生產秩序和投入品管理等情況有所改觀。
據全國30個省(區、市)的不完全統計,目前各地已累計向海洋及內陸水域中投放經濟魚類資源苗種達160多億尾(粒),投入放流資金近1.8億元,分別比
去年同期增加了80%和40%以上。回捕增殖資源已成為當前部分沿海省份秋汛生產的主要形式和漁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并取得了明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以山東和遼寧為例,截至10月底,山東有2.2萬艘漁船參加回捕增資源的捕撈生產,占山東海洋捕撈機動漁船的76%,回捕產量2.63萬噸,實現捕撈產值5.92億元,扣除捕撈成本,獲純利2.8億元,直接受益漁民近10萬人,人均獲純利約2800元;遼寧省回捕增殖資源的生產漁船達1.4萬艘,回捕產量1.33萬噸,實現捕撈產值1.13億元,其中在遼東灣海域回捕海蟄1.21萬噸。
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推進“平安漁業”建設
今年,在部分地區遭遇超強臺風和百年不遇干旱的自然災害情況下,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推進“平安漁業”建設就顯得更為突出。
為此,漁業局印發了《漁民安全生產手冊》12萬冊,實際培訓漁民達12萬人。組織開展了對臺漁工基本技能培訓相關工作。組織全國漁業船舶專業技術資格考試
。組織開展“平安漁業”———《安全生產法》普法教育動,貫徹落實《漁業船舶水上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完善24小時漁業應急值班體系,漁業安全設施和應急救助體系建設得到加強。
今年1至11月,共處理漁業船舶水上安全重、特大突發事件55起,共組織調度漁船1540艘次、漁業行政執法船艇390艘次,救助漁船587艘、漁民3216人,挽回經濟損失近1.18億元。
今年漁業安全生產形勢有所好轉,1至11月,發生漁船海上安全事故415起,死亡漁民344人,同比下降36%和34%。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