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截至2月16日,《拯救“煙臺海參”》系列報道共發表20篇,本篇是這組報道的終結篇。在一個多月的采訪中,記者深切感受到消費者對于誠信海參品牌的呼喚,感受海參從業人員對于期盼出臺規范、打造這一地產名牌的期盼。
毫無疑問,我市的海參產業規模正在膨脹中發展,其前景也讓很多人充滿了期待。政府部門申報地理標志保護、擬訂海參行業標準,品牌企業嚴格自律、勇于展示,也讓我們從混亂的市場中看到了希望。但是,不少業內人士仍認為,振興“煙參”是一場“從零開始”的革命,今后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有一種困惑———
產業鏈諸環節 信息交流不暢
連年攀升的價格使更多的人開始涉足海參行業。從基礎環節來看,“海參養殖熱”已成為不爭的事實,這對于打造海參品牌至關重要。目前,“煙臺海參”涵蓋的范圍是11個縣市區、702公里海岸線,但是眾多的從業人員如何在諸多環節實現信息交流、互通有無是一道難題。
譬如:辛辛苦苦養殖了海參,結果找不到下家采購,便令不少養殖戶頭疼不已。一位海陽讀者在電子郵件中寫道:“光是海陽大辛家一個鎮的海參養殖面積就不下1000畝,這些海參生長周期短、出皮率高。但是,到我們這兒采購的客戶卻寥寥無幾,交易價格也很低。”從目前海參養殖的規模和形勢來看,主管部門需要的是從產業布局、技術規范、病害防治上來引導海參養殖業大發展。
業內人士分析,如果不能使海參產業鏈諸環節信息交流暢通,如規范海參養殖,海參產業打造品牌將是一句空談。據透露,僅從海參養殖環節看,目前養殖戶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養殖密度大、不規范投飼料等現象,直接導致了海參質量下降。
有一種責任———
品牌企業攜手 力促行業規范
在采訪中,芝罘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專家坦言:“同為海參著名產地,跟大連比,煙臺海參最大的弱勢還是品牌不行。”這種觀點得到業界的普遍認同,新海、龍須島等大型知名海參生產企業的負責人也著重強調了“品牌”的重要性。
對煙臺老百姓而言,“冬令補海參”的傳統已經傳承多年,但海參的批量養殖和加工、銷售卻不過是近10年來的事情。與大連、威海等地的幾個著名海參品牌相比,無論是本報推介過的“海參堂”、膠東海參精品商場、“芝罘島”海參肽,還是煙臺海參界不容回避的新海、龍須島等品牌,都顯得知名度不夠。對此,從業多年的龍須島公司負責人也坦言:“盡管煙臺海參發展后勁十足,但與“遼參”作比較,整個魯參產銷的規模化、品牌化經營起步還是晚了一步!”
海參產品加工主要分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兩類,其中初加工覆蓋范圍廣泛,幾乎所有的海參企業都加工這種傳統工藝的產品,并衍生出速凍即食海參、海參罐頭等產品。而精深加工市場主要以海參肽和海參液為主,其中海參肽是利用生物技術放大了海參的保健功能。
業內人士認為,品牌意識一旦在業界形成共識,就會促進這個產業的品牌建設和重組,品牌化既有利于企業做大作強,也有利于消費者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有一種聲音———
海參產品價格 今后持續走高
海參價格連年上漲、優質海參供不應求,一方面是由于人們保健意識提高、海參自身的營養價值刺激著消費,另外海參上市量有限也是影響價格的重要因素。隨著海參價格的逐年攀升,在消費者眼中普遍認為海參是一個暴利行業。
對這種說法,市區某商場“悅泰”品牌工作人員反駁說:“一公斤價值4000元的海參利潤是1000元的話,算得上暴利嗎?扣除人工費、商場內費用等,我們的利潤還有多少?”在不少經營者看來,個別加工單位偷偷使用明令禁止的藥品或化工原料,自然成本極低,導致中小海參企業在惡性競爭中舉步維艱,盡快出臺行業規范,嚴格監管成為海參行業一致的呼聲。
來自相關部門的信息,我市聘請的專家已經擬訂出煙臺海參的地方標準,并積極申報地理標志保護,從政府角度做出了努力。而品牌海參企業,諸如海參堂意欲打造“港城海參大學堂”、膠東海參精品商場意欲成立“海參鑒定中心”、“芝罘島”海參肽建成省內首家符合GMP標準的海參車間,乃至成立海參協會等行為,都是來自民間的力量在推動這個行業沿著良性軌道上前進。
據了解,盡管目前各地出現了大批投資規模不小的海參養殖、加工企業,但這些企業大量資金投入海參產業不過是近幾年的事情。有業內人士分析,煙臺海參的產量近年持續增加,但是從市場現狀看還遠沒有達到市場供求平衡的臨界點,海參產業仍然存在上升空間。
對于海參產業的前景,不少業內人士預測其價格可能還會持續走高,并斷言:“海參市場這塊蛋糕正在被做大,而且還有可能做得更大!”
結語
一個多月來,記者進行市場調查,請主管部門及海參行業的專家參與討論,對我市海參產業發展現狀進行了一個系統的梳理,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客觀的剖析,對消費者傳播了海參鑒別的基本知識。同時,這組報道引起了業界的廣泛討論,實現了拋磚引玉、引發全社會關注海參產業的目的。
從小處講,振興“煙參”是一個地區地產品牌的保護與推廣;從大處講,振興“煙參”則關系到了“魯參”的振興,關系到優質中國北方海參開拓海內外市場的問題。這組報道結束了,但對煙臺海參業的關注卻不會終結。振興“煙參”,而今邁步從頭越。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