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2月14日,一則新華社消息引起了世人的震驚,消息稱“比大熊貓稀少的白鰭豚成為被人類滅絕的首種鯨”。
11月6日,由中國、美國、瑞士、日本、英國、德國6個國家科學家組成的國際考察隊開始在長江流域搜尋被稱為“水中熊貓”的白鰭豚,以評估這種珍稀水生哺乳動物的種群現狀以及它們的棲息地情況。曾在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內生活了約22年、世界上惟一一頭人工飼養成活的白鰭豚“淇淇”2002年辭世以后,有關白鰭豚的消息就很少見諸報端,有人曾斷言白鰭豚已經滅絕。正因為如此,此次聯合科考行動給人們帶來了一線曙光,一絲希望,然而最終人們聽到的卻是噩耗。
黑色預言:2020年白鰭豚將絕種
國寶白鰭豚的消失令人痛惜,但其背后的隱憂更讓人擔心。6國科學家們一致認為,長江中的白鰭豚處于食物鏈頂端,沒有任何天敵,因此其消失不可能是自然原因造成的,它所面臨的所有威脅都來自人類,是“酷捕濫撈、水上運輸、污染物排放等人類活動致使白鰭豚消失的”。而歷史資料也證實,收集到的白鰭豚標本中90%以上的死亡都是由人類活動直接造成的。
據相關資料介紹,白鰭豚最早分布在長江三峽至河口的江段以及與長江相通的湖泊中。古時候富春江和錢塘江中也有白鰭豚的分布,后來由于環境變化和人類生產活動的影響,富春江和錢塘江一帶已找不到它們的蹤跡,而在長江中下游河段與沿岸湖泊中的分布范圍也不斷縮小。根據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調查的結果來看,1980年白鰭豚總數為400頭左右,而1986年下降到300來頭,1990年已不足200頭,1993年又銳減到150頭,1995年不足100頭。當時有關專家就預言,如果不有效保護,白鰭豚有可能在2020年左右徹底滅絕,其處境比大熊貓更為險惡。
如今這一預言恐怕要成為現實。
四大殺手:人類活動成為水族天敵
是什么導致“水中熊貓”白鰭豚的滅絕?中外科學家普遍認為原因有四:
嚴重的水污染不僅破壞了白鰭豚的食物資源,還危及了其健康。2005年長江流域水資源公報顯示,當年向長江內排放的廢污水總量為296億噸,比上年度增加8.3億噸,增幅2.9%。其中生活污水占31.2%,工業廢水占68.8%。沿江的太湖、西湖等11個湖泊中,僅有兩個湖泊整體水質達Ⅲ類或優于Ⅲ類水質,其他湖泊都出現部分水體劣于Ⅲ類水質的情況。而近年來,隨著長江沿江工業的迅速發展和農藥的大量使用,長江水質的污染日益嚴重,從而極大地影響了白鰭豚的健康,造成其繁殖能力減弱。一項研究表明,白鰭豚體內的有害物質含量比海豚要高得多。
其次,大規模的水利工程設施建設不斷壓縮著白鰭豚的生存空間,破壞了其棲息地,并阻斷了白鰭豚的洄游路線。我國白鰭豚專家魏卓介紹說,前些年有關部門在湖北洪湖燕窩實施爆破清理航道時,將一個擁有4名成員的白鰭豚家庭全部炸死,其中還有兩頭懷孕的雌豚。
而酷捕濫撈經常誤殺白鰭豚,同時也導致了白鰭豚食物的匱乏。據專家介紹,一方面隨著沿江人口飛速增長,漁民對長江里魚類的需求越來越大,以魚為生的白鰭豚能夠得到的食物越來越少。另一方面,漁民捕撈作業對白鰭豚的誤傷屢見不鮮。加上一些不法之徒大量使用電、炸、毒魚等有害捕魚手段,更使白鰭豚的生存雪上加霜。1987年在長江死亡的一頭白鰭豚身上,竟有103處血淋淋的傷口。從1992年至今,被有害漁具致死的白鰭豚就達近二十頭之多。
此外,繁忙的水上交通威脅著白鰭豚的安全,航道的日益繁忙使白鰭豚的生活空間越來越小。專家認為,船舶的噪音污染,將白鰭豚的正常生活徹底打亂,干擾了它們的聲吶系統,造成白鰭豚被船舶的螺旋槳打死的慘劇。在收集到的因此致死的白鰭豚標本中,有的頭骨被粉碎,有的被攔腰斬斷。
有專家感嘆,長江已不再是白鰭豚的樂園,人類已成為白鰭豚的天敵。
人類反省:獻上的不應總是挽歌
白鰭豚位于長江水系中食物鏈的終端,它原本沒有任何天敵,而它的境遇反映了長江生態的惡化。據了解,目前我國長江“四大家魚”的產卵量已從2003年的4億尾降到了2005年的1億尾。對此,有關專家呼吁,應該停止一切有害于長江生態保護的各種人類活動,對長江進行科學的規劃,維持長江的可持續發展,盡快拯救養育了長江沿岸數億兒女的母親河。
白鰭豚的消失將意味著什么?我國白鰭豚專家張先鋒博士曾向一位記者講述了一個事例。18世紀的美國,礦工作業常常面臨意料不到的瓦斯爆炸。后來,人們發現一種名為金絲雀的鳥兒可以預知瓦斯,于是礦工們將其帶到井下,當鳥兒歡歌時,井下一切平安;而一旦它突然安靜下來,工人們就會知道危險即將到來。
如今,生活于長江的白鰭豚停止了歡歌,人們以一曲哀傷的挽歌為它送行。但值得反省的是,如若酷漁濫捕、水上運輸及污染物排放等人類活動仍無節制,不僅長江生態環境無法挽回,不僅將有更多的物種不再歡歌,而且最終失聲的會是人類自己。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