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是孫秀玲,她帶著一伙兒人已經在這兒忙碌了三天。工人們正在這厚厚的冰上打冰槽,順著冰槽往下鋪網。今天對孫秀玲來說是個非常重要的日子,她所苦苦期盼的財富將在今天有一個最終的結果。
3個月前,孫秀玲把七萬多斤螃蟹放在了這100多畝池塘里冬儲,她把這些螃蟹養到了數九寒冬,要在春節前后捕撈上市賣個好價錢。可在這60多厘米厚的冰層下,這七萬多斤螃蟹還能活么?
現在拉的是今年冬儲螃蟹的第一網。冰下的這七萬多斤螃蟹到底怎么樣很快就要見分曉了。面對這未知的結果,此時,以膽兒大著稱的孫秀玲心里也打起了鼓。
孫秀玲:螃蟹沒上來的時候,很擔心很擔心的。能不能成活率高呢,能不能死亡大呢。我心里總是在砰砰地打鼓。
孫秀玲不只現在心里打鼓,從三個多月前把七萬多斤螃蟹投進池塘的那一刻起,這片池塘就成了她最大的牽掛。
![]() |
[致富經]把螃蟹養在冰下面 |
孫秀玲:這幾個月每天每天在觀察缺氧不缺氧啦,水情了,各方面了,掃雪了,打冰眼了。我們這些事兒都很多,這螃蟹好與壞就涉及我們這幾個月的心血。
冰下養蟹有風險,稍有不慎就會全軍覆沒。孫秀玲從2008年開始在冰下大規模養蟹,有過慘痛的失敗經歷,所以,每年冬捕的第一次起網都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現在,馬上要進行今年的第一次拉網了,如果順利,春節期間就能給孫秀玲帶來300多萬元的收入。可如果不測,不僅300多萬打了水漂,孫秀玲3個多月的心血都將白費。
那么,今天的拉網到底能有多大的收獲?孫秀玲能如期獲得這300多萬元的財富么?
遼寧省盤錦市是著名的河蟹之鄉,河蟹養殖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歷史,很多人靠著在稻田里養螃蟹致了富。
盤錦市海洋與漁業局漁業科科長韓英林:過去盤錦河蟹就是天然資源河蟹非常豐富,棒打獐子瓢舀魚螃蟹爬到飯鍋里,就形容盤錦得天獨厚的天然的河蟹資源。
![]() |
[致富經]把螃蟹養在冰下面 |
1993年,由于不滿足于現狀,孫秀玲辭去了在當地鐵路部門的穩定工作,拎著了一個小籮筐到市場上賣起了螃蟹。
在螃蟹上市的季節,孫秀玲挎著小籮筐賣螃蟹,每天能掙一百多元錢,這讓她嘗到了甜頭,從此孫秀玲一門心思地與螃蟹打上了交道,居然一年就賺了2萬多元,這比原來上班時5年的工資還多。1994年,孫秀玲包下了300畝池塘,召集自己的兄弟姐妹入股,共同養殖河蟹。
賈云龍:中秋節的時候二十四小時不休息,忙了幾天,有時候走走路的時候,冷不丁地站那兒,哎呀,忽閃一下子睡著了,當時就有一種精神恍惚的狀態。
鄭國榮:我也去來著,她正好干一宿,早上回來都不知道東南西北了,把人全累迷糊了。連餓帶累。
由于勤勞肯干,十年后孫秀玲就成了盤錦當地有名的養蟹大戶。可到了2008年,孫秀玲又不滿足了,她又包了100多畝池塘,風風火火地要干一件當地沒人敢干的事兒。那么孫秀玲要做什么呢?
每年秋季,是盤錦河蟹大量上市的季節,而過了國慶節,螃蟹就會逐漸下市。到了冬天螃蟹就成了稀罕物。
孫秀玲:我一看我們盤錦的河蟹就是季節性的,在中秋節的時候量感覺非常大,過了中秋節的時候還有點兒量。過了中秋節就感覺老百姓放在冰里了,自己儲存起來了。到那時的價格非常高。
秋天賣到40元一斤的螃蟹,到了春節每斤要達到50多元錢還供不應求。當時村里雖有幾戶蟹農在冰里儲過螃蟹,可數量卻非常少,這讓孫秀玲意識到這是個很大的商機。
2008年10月,孫秀玲把自己和其他農戶家的剩余螃蟹都回收回來,投放飼料,把育完肥的2萬斤螃蟹放進了池塘冬儲。這讓村里人替她捏了一把汗,大家都說孫秀玲這膽兒也太大了。
村民孫有魁:膽兒忒大。風險挺高,這個弄不好就容易悶坑,水質再不好點兒,缺氧螃蟹就容易死。
村民鄭明柏:風性忒大,老百姓也承受不起,本錢也大。
趕上陰天下雨了,里頭缺氧了,亂碼七糟的,咱也整不太好,老百姓也不愿意操那心。
冰下養蟹,稍有不慎,就會出現死亡,所以一直以來,只有個別的養殖戶把少量的螃蟹冬儲,沒有人敢大規模做。可孫秀玲卻沒管這些,她是鐵了心地要在當地第一個搞螃蟹大規模冬儲。
![]() |
[致富經]把螃蟹養在冰下面 |
孫秀玲:老百姓講話,膽兒小難得將軍做。你要沒有膽兒的話能行么?你那錢總擱手攥著,啥利也取不著不是么。
那么,孫秀玲的大膽舉動到底是抓住了一個商機?還是招來災禍呢?
記者:您現在扎什么呢?干什么呢?
孫秀玲:我扎眼我看看水色啥樣兒,看看水色缺不缺氧,現在我看我這水色挺好的。
記者:這小眼兒就能看出來啊?
孫秀玲:這小兒就能看出來,水色要是不好的話,它就發白了。現在我這水色還有點兒發綠吧唧的那種,現在感覺是一點兒氧也不缺。現在咱再看看邊子上吧,看看邊子上有沒有蟹子。
記者:為啥看邊兒有沒有蟹?
孫秀玲:看看邊子上有沒有蟹子,在頭拉網前我們都看看,看看螃蟹缺沒缺氧,現在我們這冰是亮的,冰都是亮的,但是感覺現在邊子上沒有螃蟹。看得見。有螃蟹馬上就看出來了,一個圓一個圓的。
![]() |
[致富經]把螃蟹養在冰下面 |
這已經是孫秀玲今天第二次來看缺不缺氧了,在螃蟹被拉上來以前,孫秀玲只能通過這些觀察作出判斷,盡管水色和池塘邊的狀況讓孫秀玲還算滿意,但沒親眼見到螃蟹以前,這些還都是猜測。
2012年的這第一張大網已經在冰下鋪開,拉網工人越來越吃力,看來這一網分量不小,大家都為此捏著一把汗。正在這時一位神秘的客人來到了池塘。
李香庫:拉多少螃蟹啊?
這個人一來就問起了拉網的情況,而在場的人對他顯得極其熱情。
三弟孫友民:這是黑龍江的大老板,養蟹大老板。
這個人叫李香庫,是黑龍江雞西的水產養殖大戶,也是與孫秀玲合作了九年的商業伙伴。這次,李香庫特地從黑龍江趕來,他要與孫秀玲共同期待今天的拉網結果。
孫秀玲:拉多少,從早上就開始拉。
孫秀玲在冰下養殖的這些螃蟹,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李香庫從黑龍江的水庫拉過來的,由孫秀玲在盤錦先育肥,到10月份才投進冬儲池。如果拉網順利,就意味著兩人今年都有了個開門紅,如果不順利,他們的心血都將白白浪費。今天的拉網是他們今年的頭件大事。
經過九年的合作,李香庫與孫秀玲已成了最親密的合作伙伴,可誰知這兩個人卻互相戒備了兩年。
這是盤錦市胡家河蟹市場,早在2003年的時候,孫秀玲也在這里經銷螃蟹。春季的一天,李香庫來這兒購買蟹苗,聽說來了個大客戶,市場上的商戶們都來找李香庫,孫秀玲也找了過來。
李香庫:孫秀玲來了,哎呀東北老客,你要組織多少河蟹,我說得準備個三萬斤兩萬斤的。她說那我給你整吧。
李香庫一開口就是三萬斤蟹苗,當時這相當于孫秀玲一個月才能賣的數量,這讓孫秀玲很興奮,立即給李香庫開出了市場最低價。
孫秀玲:一見面的時候我就帶著誠信。我這一生想做河蟹么,他的水庫也老大了。以為他是我終身的河蟹合作伙伴了。一點兒都沒有騙他,說的是最低價。
![]() |
[致富經]把螃蟹養在冰下面 |
看孫秀玲出了市場最低價,李香庫答應了合作。可雖說口頭上答應了,李香庫卻還是有自己的顧慮,當晚就對孫秀玲展開了調查。
李香庫:雖然說我們口頭上定下來在這買,也是問了不少家,這家人品怎么樣,包括社會關系怎么樣。這都打聽過。住店的時候也在問,問住店老板,說孫總的扣蟹銷售怎么樣,有沒有組織能力。
第二天,孫秀玲就按照要求給李香庫裝了三萬斤蟹苗。這讓李香庫很滿意,于是,他跟孫秀玲約定,每年從孫秀玲這兒購買十萬斤蟹苗,然后由李香庫拉回黑龍江的水庫,養成后再讓孫秀玲幫著銷售,一斤螃蟹孫秀玲從中收取8角錢手續費。
而接下來發生的事卻有些奇怪了。
五個月以后,李香庫把養成的螃蟹從黑龍江拉回盤錦讓孫秀玲銷售,不僅卸車的時候派來了好幾個人,還背著孫秀玲到其他經營螃蟹的商家轉悠。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李香庫:頭一車卸車的時候,給我母蟹賣到22,公蟹賣到八九塊錢,當時我就覺得這價格是不是賣的有點兒低點兒了,這時候有點兒懷疑了,懷疑以后我又打聽市場價。
而孫秀玲知道了李香庫的這個舉動后,非但沒有生氣,反而還挺高興。
![]() |
[致富經]把螃蟹養在冰下面 |
孫秀玲:因為高了低了的看看市場的價格唄,他看完后我也挺高興。要不然他不打聽價,不知道批多高,他也不知道我批的高啊。
李香庫打聽來打聽去,發現別的經銷商母蟹都批20元一斤,而孫秀玲不僅沒有比他們低,每斤還高出了2元錢,這讓李香庫很高興。可回到了黑龍江,李香庫又有點兒不踏實了,這么遠的距離,跟孫秀玲能長期合作么?
遠在黑龍江的李香庫經常給盤錦的其他蟹商打電話詢問價格,這樣的暗地調查持續了將近兩年,不論他怎么打聽,都沒有發現孫秀玲有任何欺騙他的地方。李香庫徹底放了心,認定了孫秀玲就是自己長期的合作伙伴。
期間,有很多客戶開出一些優惠的條件想跟李香庫合作,但李香庫都沒有答應。他堅定在孫秀玲這兒不走了。
李香庫:兩年以后我就說,我們組織扣蟹在她家,銷售也是在她家,已經定那兒了。一直合作到現在,是九年了。
合作了九年,李香庫幾乎每年冬季拉網的這個時候都會來盤錦,因為現在李香庫的利益已經和孫秀玲緊緊地綁在了一起。
這個池塘的工人還在艱難地拉網,而孫秀玲由于實在放心不下,又一個人跑到下一個即將拉網的池塘里轉悠。從去年10月在這片池塘里投下七萬多斤螃蟹起,孫秀玲在這里已經不知走了多少趟。她每次都特別仔細地在池塘邊轉,就怕在池塘邊發現螃蟹。因為她曾經因為這個疏忽而給自己留下了慘痛的教訓。
2008年10月,孫秀玲儲下了3萬多斤盤錦河蟹。她盤算著如果成功,將會賣到100多萬元。可是,一天早上的一個電話卻擊碎了她的財富夢想。
妹夫賈云龍:儲了一個多月以后我們工人就打電話說邊上有河蟹上邊子,趕緊得你們來看看。
孫秀玲:邊子上有螃蟹,頭兩天就有螃蟹,有螃蟹也沒尋思能死那么快啊。
那么池塘邊怎么會有螃蟹呢?2008年,盤錦地區出現了多年罕見的低溫天氣,冰層厚度達到一米。由于冰層太厚,冰下的螃蟹出現了嚴重的缺氧,紛紛爬到了池塘邊。起初孫秀玲并沒有太在意,她找來了打氧泵,以為只要打點兒氧就能補救,結果卻大大出乎意料。
![]() |
[致富經]把螃蟹養在冰下面 |
孫秀玲:尋思把泵支起來就像現在似的,打氧,給那里頭打氧了。還沒等打氧的時候,趴池子一看,哎呀,這螃蟹咋都不動彈了呢,都在邊上呢。媽呀,是不是死了,大伙兒都說是不是死了。大伙兒都來了,你也找網,我也找網地跑啊,跑亂套了,我說別著急別著急慢慢來,一點點來。我估計它也不見得都死。
網找來了,拉網的工人開始拉網,然而,第一網拉上來后,卻把大家都驚呆了。
拉網工人陳營:我們往上拽網時候就聞到臭味,這網上都黃子,這黃子掛的可多呢。螃蟹死了不碎了么,然后有黃子,然后死了,爛了,掛網上了。這一網上來有五六百斤,幾乎就是沒啥活的。能挑十斤八斤活的到頭兒了。
拉網工人劉桂江;離老遠那味兒都多老大,二三里都聞著了那味,臭著呢,死螃蟹那味。
拉網工人井永生:那老板在場的一看,就手兒就全蔫吧了。
眼前的情景,不僅讓在場的人都傻了眼,而且哭聲一片。
孫秀玲:一看,我天,我的媽呀,轟轟地我這腦袋,完了,今年算完了。我姐都眼淚巴叉的,他們都哭了。我說得了,能咋的。
![]() |
[致富經]把螃蟹養在冰下面 |
話雖這么說,其實孫秀玲心里比誰都難過。眼睜睜地賠了70多萬,孫秀玲一下子上了急火。
三弟孫友民:表面上你看不出來。她那人表面上火你也看不出來。上火她都擱心里頭。
丈夫鄭國榮:那嘴全起泡了,那嗓子全啞了。
賠了70多萬,一下子把孫秀玲打到了谷底,她病倒住進了醫院。
孫秀玲:魂兒都丟了,我心里尋思好像是,吃飯的時候還尋思那螃蟹咋回事兒呢,沒感覺是嚼飯呢。像丟魂了一樣,我打了兩天吊瓶,打吊瓶的時候我就想這倆錢啥時候能整回來呢。兩年我非得給它撈回來。
從醫院回來,孫秀玲就做出了一個令大家深感意外的決定。2009年5月,孫秀玲雇了一伙兒人把死蟹的所有池塘都徹底清理干凈,大伙兒以為孫秀玲不再干冬儲這樣冒險的事兒了,而她卻又租了20畝池塘。到了秋季,孫秀玲決定儲下5萬斤螃蟹,比2008年還要多出2萬斤。
這一下就遭來了一起合作的兄弟姐妹們的強烈不滿。
妹夫賈云龍:這太危險了,這咱們一年也掙不多少錢,這損失太大。我說千萬別整。
三弟孫友民:我們說今年賠,來年再賠,是不是給咱小家底都賠進去了,有點兒害怕。
盡管大家都極力反對,可孫秀玲就是不聽勸,執意要把儲蟹規模擴大。
孫秀玲:我說你們整不整吧,不整的話我自己整了。抬錢也整。我姐說總說那話,那膽子趕上窩瓜大了,是盆大啊。我說盆大啊,再來唄,你看著啊,哪兒跌哪兒起來的玩意兒。咱總整這河邊上哪有不濕鞋的。這就跌下去了,這生意就不做了。我說這不可能你放心吧。
大伙兒看實在拗不過孫秀玲,只得默認了孫秀玲的決定,儲下了5萬多斤螃蟹。
孫秀玲:說死了砸整,我說死了砸整,那今年死了過年再儲唄。那也不能說總死啊。
2009年冬天捕撈的時候,孫秀玲儲下的螃蟹非但沒有死亡,五萬多斤螃蟹讓她一年就賺了一百多萬元,08年虧的錢,居然一年就撈了回來。
![]() |
[致富經]把螃蟹養在冰下面 |
那么,今年在冰下要捕撈的七萬多斤螃蟹,情況又會是怎樣呢?馬上就見分曉。
上午十一點半,今年的第一網螃蟹終于拉出了冰面。
孫秀玲:這螃蟹活力挺好,看這肥滿度,這大約四兩半。殼都翹起來了,太肥了。
記者:你這塘這一網能拉多少斤阿?
孫秀玲:這塘一共是四千多斤,大約能拉三千多斤吧。剩下那些用地籠一點一點兒的,還能往外拿。
到了下午三點,今年的第二網也浮出了冰面。
記者:這一網多少斤啊?
孫秀玲:這一網有四百左右斤。心情非常高興,河蟹沒有死亡啊。今年又是個豐收年。感覺今年這個質量是相當好。現在,從早上到現在,我的訂單就2700斤了。
![]() |
[致富經]把螃蟹養在冰下面 |
孫秀玲心里的石頭落地了,旁邊的李香庫也徹底放了心。看這一塘的狀況,孫秀玲對其它養殖條件相似的池塘也松了一口氣。根據今年冬季的市場行情,七萬斤螃蟹,賣300萬元錢不成問題。
孫秀玲:哎呀,手都是泥了,洗洗手吧。哎呀,都是泥了,身上沒好地方了,這么地吧,手指甲里都是泥。
記者:天天都這樣啊?
孫秀玲:春節之前天天都這樣,每天每天就得這樣,天天上這兒來拉蟹子來。
記者:凍壞了哈?
孫秀玲:凍壞,今天還不算冷呢,比這冷的時候手還伸不出來呢,還得擱水里洗呢。
記者:哎呀,那多難受啊。
孫秀玲:但是感覺螃蟹,今年螃蟹成活率挺高,死亡少,心里特別特別暖和。手涼點兒也沒問題的。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水產致富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