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條二百多公斤重的‘中華鱘’被魚販子買走了,有經驗的老船員都認識,那是一條‘中華鱘’,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月6日上午8時許,一位漁民說,他正在市海洋與漁業管理局門口,準備向有關部門反映這一情況。
記者立即趕到該局門口見到這位漁民。據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漁民介紹說,整個捕撈過程他都清楚,這條魚是從中韓交界的公海內捕撈的,魚約有2米長,足有二百多公斤重。捕到這條魚后,船上的負責人擔心有關部門檢查,用一條棉被將魚蓋住,在石島港靠岸后,魚被經常拉魚的一名魚販子拉走。
隨后,記者與這位漁民趕到市漁政漁港監察支隊。在支隊業務科劉科長的辦公室內,這位漁民仔細觀察了中華鱘的資料圖片后表示,那條被賣入市場的魚與圖片上的中華鱘很相似。漁政部門根據漁民提供的信息,調查到漁船船主,責令船主追回那條賣出去的魚。
市漁政漁港監察支隊業務科劉科長介紹說,中華鱘,又稱鰉魚,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魚個體碩大,形態威武,長可達4米多,體重逾千斤。中華鱘生理結構特殊,既有古老軟脊魚的特征,又有現代諸多硬骨魚的特征。從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進化的某些痕跡,所以被稱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漁民在公海內誤捕到國家保護動物,應該及時向主管部門報告,不能私自處理。單從漁民反映的情況看,還不能確定漁民捕撈的那條魚就是中華鱘魚。
8日上午10時許,市漁政漁港監察支隊業務科劉科長打來電話,說魚已被追回,經有關專家認定,并非是中華鱘魚,而是一條寬吻海豚。寬吻海豚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他們已經妥善保管,暫存在一冷藏廠內,準備聯系相關單位制作成動物標本。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