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油魚冒充鱈魚 港人誤食腹瀉》昨日出街后,不少市民致電本報,稱廣州市場也有很多低價的鱈魚出售,吃了甚至也會腹瀉,是否也是油魚冒充?記者了解到,市民懷疑的魚市面稱之為龍鱈魚,廣州多家肉菜市場都有銷售,但是眾專家也搞不清龍鱈魚是否就是油魚。廣州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組織專家對龍鱈魚和油魚進行研究,并制作一些區分的資料通過媒體發給市民。食品安全專家則提醒市民,在沒有弄清楚龍鱈魚是否就是油魚時,為了市民的安全,建議市民盡量不吃龍鱈魚及一些低價的“鱈魚”。
低價鱈魚貓吃了也拉肚子
張先生告訴記者,昨日在東山龜崗市場和東華西路的永勝街市場都有發現便宜的鱈魚出售,一斤才賣16元。張先生還告訴記者,以前也買過幾次,但都以為是銀鱈魚,直到昨天看了《廣州日報》的報道后才懷疑這種魚可能是油魚。“這種魚很油,煎煮時根本都不用下油,吃起來味道一般,沒有銀鱈魚甜。每次都只買半斤,吃的量不多,沒有發生過腹瀉。”
馬小姐致電本報稱,曾在海珠區萬壽市場買過便宜的鱈魚,吃完后就拉肚子,家里的貓吃了也不能幸免。賴先生也在建設大馬路市場購買過鱈魚,煎食后腹瀉。
不僅在肉菜市場銷售的鱈魚曾導致市民食后腹瀉,在酒樓里出售的鱈魚也曾發生類似情形。陳小姐告訴記者,不久前在環市路某餐廳吃過鱈魚扒,第二天就出現腹瀉了,而且排出了橙色的液體。
多家肉菜市場有售涉嫌鱈魚
昨日下午,記者走訪了廣州部分肉菜市場,發現市民懷疑的鱈魚,市面稱之為龍鱈魚,價格便宜,十多元一斤,而且廣州多家肉菜市場都有這種魚的蹤跡。在東山龜崗市場的冰鮮2檔內,記者看到有兩條大小不一的龍鱈魚已經被賣掉三分之二,只見這種魚塊頭碩大、為淺黑色,橫切面與銀鱈魚確實很相似。“這種魚是不是還叫油魚?”“不是,這是龍鱈魚。”該魚檔檔主告訴記者:“龍鱈魚價格便宜,才13元一斤,銀鱈魚則要近百元,所以很多人買的。”
隨后,記者又走訪了東華西路上的永勝街肉菜市場,也發現有龍鱈魚出售。但是檔主表示,他們沒聽說過油魚,也沒有聽說吃龍鱈魚有不良反應。據介紹,肉菜市場的龍鱈魚均從廣州魚市場進貨的。
于是,記者趕往位于芳村的廣州魚市場,以買家身份在一檔口找到了龍鱈魚。檔主稱這種魚很好賣,但不愿意告訴記者具體的銷售量,而至于從何進口,有沒有相關的檢測報告,該檔主竟表示不清楚,要問上一級的供貨商。記者從另外的渠道獲悉,該市場有多個檔口銷售龍鱈魚,而且銷路不錯,十個來批發的人就有三個要這種魚。
龍鱈魚身份問題專家也沒轍
記者采訪了多個水產專家,卻發現很多專家也搞不清龍鱈魚是否就是油魚。從事多年水產工作的廣州黃沙水產市場場長陳志勇、東江海鮮酒家集團董事長黎永星都表示,沒有聽說過油魚,也不知道龍鱈魚是不是等同于油魚。
南海水產研究所漁業資源研究室主任邱永松介紹說,“龍鱈魚”只是商品名,他未能確定該魚的種類。邱永松表示,油魚的學名是“異鱗蛇鯖”,含有人體不能消化的臘脂。邱永松指出,油魚皮膚有小刺,但由于目前市面出售的魚排都經過去皮加工,一般消費者憑外觀是很難分辨的。
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有銷售商出售“龍鱈魚”時會注明是“油甘魚”或者“海鱺魚”字樣。對此,邱永松表示,油甘魚和海鱺魚不是鱈魚,但是人吃用后不會有不良反應。記者了解到,目前很多水產品市場為了吸引市民購買,將類似鱈魚的魚都稱為“×鱈魚”,令市面充斥大量“龍鱈魚”、“藍鱈魚”、“金鱈魚”等,連業內人士都難以辨認。
據業內人士透露,銀鱈魚的價格為每斤接近100元,而龍鱈魚每斤在14元左右。因此,有黑餐廳就將龍鱈魚打著銀鱈魚的旗號賣。針對這種情況,市食安辦公室表示,將組織專家對龍鱈魚和油魚進行研究,并制作區分的資料通過媒體發給市民。有專家提醒市民,盡量不吃龍鱈魚及一些低價的“鱈魚”。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