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魚、蝦、蟹等水生生物及其生態系統,與森林、草原等生態系統,共同構成了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記者從市有關方面獲悉,近期天津市將采取在景觀河道投放水生生物苗種、控制近海捕撈強度、在近岸海域建設人工魚礁群等一系列措施,更好地保護水生生物資源。
提高水生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維護水域生態平衡,避免和減少水域災害的發生,對改善景觀和人居環境,開展外來有害物種的入侵,有著重要的作用。為此,天津市出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的通知〉的實施意見》。據市水產局有關負責人士介紹,水生生物自身的代謝循環功能可以改善水質,這有利于發揮市區景觀河道調控城市生態質量的主導作用,有利于促進海河開發和宜居生態天津建設。
為加強海河、津河、衛津河等景觀河道的生態治理,從今年開始天津市將采取投放水生生物苗種等措施改善景觀河道的水質,每年計劃投放水生生物苗種1億尾以上。目前,天津市已經制定相關的河道管理辦法,明確指出景觀河道禁止釣魚,以避免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今后,天津市漁業管理部門將采取有效的措施,對亂捕濫釣的行為進行監管、制止。
此外,天津市將新建1座水生生物資源增殖站,每年計劃增殖重要水生生物苗種數量4億尾左右。天津市還將特別擴大中國對蝦、三疣梭子蟹、梭魚、經濟貝類等漁業資源的增殖。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