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日韩国产另类,香蕉碰碰人人a久久动漫精品,久久久久成人亚洲精品,成人在线激情视频,海外加速器试用三天

首頁 | 水產新聞 | 獨家專題 | 漁商阿里 | 漁資團購 | 水產人才 | 市場行情 | 水產技術 | 對蝦網 | 會議展會 | 水產視頻 | 水產論壇

企業推廣

  • 資訊
  • 技術
  • 產品
  • 企業
  • 招聘

搜魚高級搜索對蝦  羅非魚  金鯧魚  草魚  石斑  泥鰍  黃鱔  海參  小龍蝦  鰻魚  大閘蟹  

中國水產論壇
當前位置:首頁 > 水產新聞 > 國內新聞 > 海洋漁業 > 海洋綜合 > 正文

青島擬加快遠洋漁業發展 組織大船全球撒網

發布時間:2012/5/4 9:17:03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羅詩吟  我來說兩句我來說兩句(0)
旺旺好漁資電商平臺
核心提示:中國遠洋(601919)漁業起步于1985年,青島是中國遠洋漁業早期開拓者之一,直到1995年,青島遠洋漁業在國內都是五大排頭兵之一,不過這個榮耀只輝煌了10年。 
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添船加馬力 咱到遠海去撒網
  曾經創造輝煌的青島遠洋捕撈業重整旗鼓期待二次騰飛
  十二五期間遠洋漁船要達到30艘
  中國遠洋(601919)漁業起步于1985年,青島是中國遠洋漁業早期開拓者之一,直到1995年,青島遠洋漁業在國內都是五大排頭兵之一,不過這個榮耀只輝煌了10年。
  曾經輝煌過的青島遠洋漁業將何去何從?帶著這個話題,近日記者做了深入探訪。
  ■歷程
  青島遠洋捕撈曾輝煌
  干了30年遠洋漁業的郭加利,作為青島遠洋漁業的一個見證者,聊起青島的遠洋捕撈,他有一肚子的話要說。中國遠洋漁業興起于1985年,青島作為國內14個沿海開放城市,青島遠洋漁業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有60多條漁船,有600馬力的、400馬力的、250馬力的,當時青島漁業公司有上萬人,那個時候青島遠洋漁業在全國都很有名氣,是行業內的五大基地一。
  20多年前,青島捕撈船到了西非岡比亞海域撒下了山東省遠洋捕撈第一網,在國內引起了不小的反響。“這種好勢頭持續到了1995年,因為近海漁業資源不行了,國內很多漁業公司轉型大力發展遠洋漁業,青島由于很多原因沒有跟上去,漁船沒有更新換代慢了下來,最后差距越來越大。”郭加利說。
  錯過快速發展機會
  郭加利告訴記者,近海漁業資源減少后,國內很多漁業公司轉型,以上海市為例,在1995年就早早地成立了遠洋魷魚釣公司,在北太平洋(601099)、阿根廷海域各有一組,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上海的海外漁業公司項目經理年薪就能拿到30萬美金,是其他漁業公司項目經理的七八倍。“正當國內遠洋漁業快速發展的時候,2004年,青島的4條1500馬力魷魚釣船因為經營不善賣掉了,青島的遠洋漁業錯過了一個好機會。現在青島很多優秀人才已經分流到了外地的捕撈公司,這真是個遺憾的事情。”
  “可能是遠洋捕撈比較辛苦,船員覺得掙錢太少,再加上大船運營成本比較高,還有體制改革的影響,所以很多大船慢慢地退出市場。”業內人士張先生這樣分析青島遠洋漁業發展緩慢的原因。
  ■現狀
  遠洋船連石島趕不上
  “從全省的情況看,青島的遠洋漁業情況很一般,無論是公司規模還是漁船數量,都趕不上煙臺和威海,甚至連縣級城市石島也趕不上。”市海洋與漁業局漁業處張永舉處長說,青島的遠洋漁業在山東省排在威海、煙臺、濰坊等之后,以威海市為例,威海市遠洋漁業資格企業15家,遠洋漁船已發展到521艘,占全國的24%,遠洋漁業產量穩定在10萬噸、產值穩定在13億元以上。
  張永舉說,截至2010年,全國獲得農業部遠洋漁業企業資格的達111家,經批準作業漁船達1989艘,遠洋漁業總產量、總產值分別達到111.61萬噸和119.2億元,運回國內自捕水產品60萬噸。在全國計劃單列市中,深圳、大連、寧波的遠洋漁業發展規模均超過青島,其中深圳擁有6家遠洋漁業公司、遠洋漁船95艘,大連擁有16家遠洋漁業公司、遠洋漁船317艘,寧波擁有6家遠洋漁業公司,遠洋漁船31艘。
  水產大市缺乏大捕撈
  張永舉說了一組數據,山東省遠洋漁業資格企業有22家,占全國的五分之一;遠洋漁船608艘,占全國的28%,數量、總功率、總噸位均居全國首位。2011年,全省遠洋漁業總產量、總產值分別達12.7萬噸、19.3億元。
  2003年,青島福瑞漁業公司轉讓來9艘超低溫金槍魚延繩釣船,2008年淘汰3艘老化漁船,另從日本購得4艘,現在共有10條遠洋漁船,再加上太平洋恩利公司、陸海豐公司等,青島市450馬力以上的大漁船只有58條,一年遠洋捕撈量有四五千噸,年產值有1.5億元,只占到全省遠洋漁業總產值的7.7%。這些年來,我市小中型木質漁船多以近海作業為主,船齡較長、嚴重老化、抗風等級低、適航能力差,已經不能夠應對遠洋捕撈的多變且惡劣的環境,我市遠洋作業總體落后于周邊城市。
  張永舉告訴記者,去年,青島水產品產量達113.4萬噸,其中遠洋漁業產量僅僅6700噸,不到總量的1%。“青島是中國第一大水產品貿易大市,是世界公認的水產品加工中心,僅俄羅斯每年就有50萬噸鱈魚原料進入青島,但是我們提供的只是廉價勞動力。”張永舉的另一個身份還是青島市水產學會秘書長,他告訴記者,青島的水產品來料加工企業有240多家,主要加工鱈魚、鰈魚等,一年加工量是50萬噸,生產總值是18億美元。但是有一個尷尬的問題是這些原料全是從別國買進的,青島加工企業的附加值不高。
  ■幕后
  魷魚金槍魚是“主料”
  面臨近海岸的資源枯竭,發展遠洋漁業是未來發展的一大趨勢。
  “這些年來,青島的遠洋漁業在慢慢地恢復發展中,越來越多的船開出去,遍及四大洋。”郭加利告訴記者,我市遠洋漁業漁船的作業區域有嚴格的限制,現在青島遠洋捕撈上來的深海魚有金槍魚、魷魚、鱈魚等10多種,產量以金槍魚、鱈魚、竹夾魚等居多,足跡遍及世界四大洋的20多個海區。
  郭加利說,遠洋船只按照捕撈對象大致分為金槍圍網船,主要在南太平洋的所羅門群島附近;金槍魚釣船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赤道附近;魷魚釣船在阿根廷和秘魯海域,其中秘魯海域魷魚釣這些年來效益非常好。再就是合作捕撈海區,其中在非洲加納捕撈墨魚和雜魚,在毛里塔尼亞和摩洛哥捕撈珍貴的章魚。此外,還有大型拖網船在白令海峽捕撈鱈魚,在智利捕撈竹夾魚,也就是青島市民俗稱的“刺鲅魚”,還有在朝鮮東部海域拖魷魚和鲅魚等。
  ■進展
  組織大船全球撒網
  “青島遠洋漁業發展比較落后的現象已經引起了市領導的重視。”張永舉說,在2010年底的“三農”專題會議上,市領導要求“加快我市海洋捕撈業‘走出去’步伐,走市場化、產業化路子,加大扶持力度,積極組織高水平的遠洋船隊,不斷提高我市遠洋捕撈能力”。
  我市發展遠洋漁業,不但能緩解近海漁業資源的緊張壓力,還能拉動漁船修造、水產品加工、漁港貿易等相關產業發展。我市遠洋漁業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仍將有條件持續發展。在正常年份,投資遠洋漁業生產一般3至5年就能全部收回投資,我市遠洋漁業對企業的吸引力日漸凸顯,遠洋捕撈業將逐漸成為島城海洋經濟的新增長點。
  業內人士指出,發展遠洋漁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國際上沿岸發展中國家通過加強200海里專屬經濟區管理,使我國過洋性漁業發展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發達國家出于自身利益考慮,通過控制公海大洋漁業捕撈配額等方式,限制后來者的進入和發展。我市的海洋捕撈漁船多為60馬力以下的近海捕撈船,裝備弱;缺少實力較大的捕撈公司,對捕撈船隊管理、捕撈技術更新等經驗缺乏;近海捕撈人員過多,缺乏遠洋作業管理人才和從業人員。
  我市將出臺扶持政策
  張永舉說,我市漁業部門專門到深圳、舟山等調研了遠洋漁業,編制了《青島市遠洋漁業發展規劃》,提出了青島遠洋漁業發展的兩大關鍵環節:建設遠洋漁業基地,擴充遠洋捕撈及運輸船隊。我市漁業部門已經起草了 《青島市關于加快遠洋漁業的實施意見》,將參考深圳模式,提出一系列扶持遠洋漁業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對遠洋漁業基地建設、遠洋漁船引進、新建或更新改造、近海漁船 “并小建大”、入漁許可費交納、外地遠洋漁業企業落戶等實施補貼,從而加快遠洋漁業發展。
  ■反應
  捕撈企業造船忙
  記者從青島一些漁業公司了解到,在聽到我市要重振當年遠洋漁業雄風的消息后,不少企業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要大力發展遠洋捕撈業。
  青島福瑞漁業公司的劉總告訴記者,他們公司在國內算是中等規模,由于受到金槍魚捕撈配額影響,今年他們將開辟新的漁場,大力發展遠洋漁業。開發區的魯海豐食品集團公司在現有8艘1200馬力遠洋捕撈船的基礎上,將增加20艘遠洋捕撈船。位于城陽的太平洋恩利公司,他們的鱈魚等水產品來自恩利公司在全球的捕撈漁船。今年他們將向島城市民供應新鮮的海產品。
  ■目標
  建國際海產品交易中心
  記者從市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今年我市將規劃啟動遠洋漁業基地建設,逐步擴大遠洋船隊規模,重點扶持魷魚釣船、秋刀魚捕撈船、金槍魚超低溫延繩釣船的購建,全市新建遠洋漁船總數達到15艘以上,實現產量1萬噸。我市將力爭在“十二五”末,新增1000馬力以上遠洋漁船20艘,遠洋漁船總量達到30艘;實施“并小建大”政策,發展450馬力以上冷凍捕撈漁船70艘;建成青島遠洋漁業基地,全市遠洋漁業年產量達到3萬噸以上。
  目前,我市已經由市政府牽頭,商務、漁業、規劃、交通、港航、口岸辦等多部門參與,要投資80多億元,在青島建設總占地面積160萬平方米的國際海產品交易中心和冷鏈物流基地,將其打造成為面向東北亞、服務華北,集水產品采購交易、冷鏈物流、加工配送、信息集成、保稅、遠洋捕撈服務、電子交易等于一體的現代化國際水產品貿易平臺,力爭到2015年,年交易量達100萬噸,交易額150億元。
  我市還將擴展遠洋作業船隊,通過整合資金、人才、技術實力和市場銷售網絡等資源,逐步建立起若干家現代化遠洋漁業企業,增加規模效益,推進遠洋漁業產業化進程。“隨著我市遠洋捕撈船只的增多,平常市面上不多見的金槍魚、大馬哈魚、鱈魚、大刀魚、鯧魚、鱸魚等深海魚都將及時供應島城,而且價格將進一步降低,大大豐富市民的餐桌。”張永舉說。
  ■郭加利·老船長講述一
  ■苦事
  海上最多呆21個月
  “我們出去一趟,少則3個月,多則21個月,在海上捕撈的日子不好過。”從21歲開始當水手,干過船長、船隊總指揮、公司副經理,郭加利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遠洋捕撈生活。
  在海上除了最想家外,再就是想吃點新鮮的蔬菜,從港口上帶的鮮蔬菜不到一個月就吃完了,船員們每天要吃速凍的土豆、芋頭,船上自帶的淡水喝完了后,就喝沒有滋味的海水淡化水。“遠洋捕撈的強度很大,我們到北太平洋釣魷魚,那時靠人工釣,每天工作17個小時。”
  魷魚釣船白天要找漁場,用GPS定位,晚上放下海錨,打開誘魚燈來人工釣魷魚,船員們各自拋出一些傘狀釣鉤、拖鉤,很快就能感覺到魷魚上鉤了,最多時一人一晚上能釣上百斤魷魚。釣上魷魚后,船員還要分割、速凍、包裝,因為大船能抗七八級大風,船員們幾乎是風雨無阻搶著生產,只有白天才能有短暫的休息時間。
  ■樂事
  一鉤釣上條大鯊魚
  “曾經有一次,一條大鯊魚咬鉤了,我們5名船員一起往上拖釣線,費了3個小時才把大鯊魚給拖上來,一稱足有400斤,這條鯊魚讓我們好好地改善了一下生活。”
  郭加利后來帶隊趕到了阿根廷海域用機器釣大魷魚,在這個狹長的魷魚海區里,涌入了400多條大馬力船。“你見到過上百斤重的大魷魚嗎?當時這種大魷魚真是不少。”那時,郭加利所在的船隊使用了進口的釣機,設定好了程序后,釣線就甩出去,過一會就可以看到,釣線上陸續掛上來大魷魚,其中最大的一條魷魚有300斤重,足足需要5個人才能抬起來,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這種大魷魚經常會遇到,“那時一晚上最多能釣上50噸,不過這種大魷魚不好吃,都用來加工成魷魚絲了。”
  ■趣事
  一句話找到豐產區
  郭加利說,當時釣船上有三臺“單邊帶”電臺,報務員24小時監聽其他船舶的信息,這樣就能掌握周邊漁場的信息。“有一次一個大連船長問我,老郭你那里情況怎么樣,然后找了借口就掛斷了。我一聽這里面肯定有情況,我就讓報務員趕緊調到他們的頻率上,原來他們找到一個豐產漁場。”起錨后,郭加利的漁船跑了兩個小時,搶在大連漁船的前面趕到新漁場,放下釣線,10分鐘后大魷魚就開始呼呼地收上來,一晚上撈了20噸大魷魚。“后來越來越多的船都來搶魷魚,每條船相隔不到半海里,都沒法打魚了。”
  “青島遠洋捕撈的底子不錯,這些年雖然發展有點慢,但是只要我們一起努力,還能趕上去的。”郭加利說,青島遠洋捕撈發展的歷史比較早,盼望著青島的遠洋漁業重整旗鼓,讓青島遠洋漁業跟這座海洋城市的地位相吻合。
  ■劉洪標·老船長講述二
  回贈韓國漁民白酒
  膠南市瑯琊鎮的船老大劉洪標已經出海36年了,1999年他上了一艘450馬力的漁船。昨天上午,記者在膠南市積米崖碼頭見到劉洪標時,他正在指揮船員們修補漁網。“等水溫高了,魚也能多一些,就該出海了。”劉洪標說。
  劉洪標的漁船為450馬力,鐵殼的,長34米,寬6米,值300萬,在整個積米崖碼頭也算是個大塊頭了。“像我們這樣的船,得出遠海,一旦出去至少得跑出去200海里以上。”劉洪標說。
  “我記得當時整個青島地區才9對這么大的船,漂在海上感覺孤零零的。我還想,這船也太少了,什么時候能多一些啊,也好做個伴,互相可以照應一下。”劉洪標說,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在此后的一段時間,尤其是最近幾年,青島的大型漁船以驚人的速度在遞增。
  “到去年,就增加到100多對了,通常是一過打魚期,漂在海上黑壓壓一片,我們倒是不孤獨了,但是魚確實不好打了。”劉洪標說,對他們這些遠洋漁船來說,打魚最好的光景是在2006年以前。“我們可以出去300海里,那時候一網打上個萬把斤魚是常有的事兒。”劉洪標說。
  劉洪標說,1999年夏天的一天,他指揮漁民撒下漁網,漁船拖著網走出去沒有幾百米,對面突然沖出一條韓國漁船,兩條船的漁網纏在一起了。
  “我的漁網被撕碎了,我帶著一肚子氣登上韓國漁船,協商賠償問題。”劉洪標說,因為語言不通,兩家只有互相打手勢。“韓國船老大很熱情,一個勁地鞠躬道歉,主動賠給我們很多魚,還送給我們方便面、泡菜等禮物,反而搞得我不好意思了。
  后來我上船拿了幾瓶瑯琊臺酒還禮,這件事就算這么過去了。”劉洪標說,此后他們也經常跟韓國漁船發生一些船體碰撞、漁網纏繞等摩擦,基本上都是誰不占理就主動賠一些物品,雙方一直和平共處。
  大蝠鲼被水族館收走
  在這么多年的打魚歲月里,劉洪標有過很多美好記憶,最深刻的一次是2004年秋天,他一網下去感覺沉甸甸的,“當時我就覺得這網肯定有收獲,后來拉上來一看,好家伙,打到一個從來沒見過的怪魚。”劉洪標說,這條魚模樣跟老板魚有點像,寬近6米,長近3米,重3000多斤。“可惜一打上來就死了,后來我找明白人問了一下,才知道這魚叫‘蝠鲼’。”劉洪標說,他把魚拉到碼頭上,他打到一條怪魚的事兒很快傳開了,青島水族館專門派人來,花6000元將蝠鲼收走,制成了標本。
  遠海捕撈招船員更難
  “在近海能打到魚,誰愿意出遠海啊,同樣是打魚,出遠海更不容易,遇到的困難當然也就多一些。”劉洪標告訴記者,比如同樣是當船員,人家肯定首選在那些近海捕撈的漁船上打工。
  “那些漁船就出去幾十海里作業,而且一般四五天就回來一次,無論生活和工作方面都會更加方便一些。”劉洪標說,因此他們要想招人,只能提高工資待遇。
  “同樣的大伙計,近海打魚的漁船每月8000元就能招到,我們至少得一萬,即便這樣,人家還不愿來呢。”劉洪標說,兩年前,他船上有14個伙計,現在只有10個。“沒辦法,人手一時不好湊,只能大家都多出份力。”劉洪標說,遠海捕撈面臨的第二個困難就是目前還沒有單獨的優惠政策。“遠海捕撈耗時費力,相比近海捕撈,肯定更辛苦一些,付出的也更多一些,而目前我們享受的待遇是跟近海一樣的,這樣一些船老大心里就很不平衡,寧愿在家蹲著,也不愿出海。我覺得相關部門應該制定一些措施,比如在燃油附加稅、漁船檢驗維修、投保等方面,給予一些單獨的優惠政策,提高漁民出遠海打魚的積極性。”劉洪標說,另外,遠海捕撈因為出去的時間長,蔬菜、食品、柴油等物資補給也是個困難。“目前這些東西我們只能自己帶,用完就得返航,如果海上有一些專門的補給船就好了。”劉洪標說。
編輯:羅詩吟 訪問人次:3232 關鍵字:遠洋漁業,大船,  >> 更多資訊進入水產新聞網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發表評論
用戶昵稱:

評論內容:
滑動完成驗證:
 

品牌推廣

咨詢:0779-2029779

第十七屆農聘中國水產人才網絡招聘會

農聘-水產人才網

獵弧英雄

蝦青素

強肝

手機版水產門戶網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水產前沿廣告

海洋與漁業

圖文推薦

更多

最新海洋綜合

更多

紅法活體蝦青素

今日要聞

更多

熱點推薦

更多

關于我們 | 企業推廣

會員服務 | 網站動態

聯系方式 | 友情鏈接

付款方式 | 網站地圖

服務專線:0779-2029779

傳  真:0779-2030003

郵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響力的水產網站--水產門戶網

廣西南信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桂ICP備11001749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桂B2-20050073

X

中國水產門戶網微信平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