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山東是水產品大省,新產品不斷增多,但由于產品名字叫法不統一,造成很多困擾,如在多數城市市場上通行的“多寶魚”、“大閘蟹”,在山東卻稱為“大菱鲆”、“毛蟹”。業內人士認為,山東水產品名字應該和市場統一起來,起個好名字更有利于擴大銷售。
日前的“多寶魚事件”震動全國,現在已經漸漸平息。但記者發現還有一個棘手的問題,就是寫稿子時感覺很別扭,因為一說起事件、風波,就要提“多寶魚”,談到山東采取的應對措施,就要寫“大菱鲆”。因為這種產品有兩個名字,學名是“大菱鲆”,俗稱“多寶魚”。在山東,一直稱作“大菱鲆”,在上海、廣州、北京等大城市,一直稱作“多寶魚”。名字不統一,讓記者寫稿時頗有些無所適從,只好兩者并用。但有讀者打來電話問,這是兩種魚還是同一種魚,為什么不能統一起來?
無獨有偶,記者發現全國聞名的“大閘蟹”也存在這個問題。山東產不產“大閘蟹”?很多人都不知道。答案是“產”,不過山東一般稱呼其為“毛蟹”或者“河蟹”,在南方都稱“大閘蟹”,其實是一個品種。雖然山東“大閘蟹”質量不錯,但價格比南方產的低不少,名字是其中很重要的因素。
南方市場上還有一種“鴉片魚”,名字很嚇人,甚至有違規嫌疑,其實它的學名是“牙鲆魚”,山東也都這么稱呼。濟南海鮮大市場一位老板解釋說,這一是因為“鲆”字很多人不認識,二是南方人“鴉片”、“牙鲆”讀音有些接近,這種魚就漸漸被歪稱為“鴉片魚”了。和學名“牙鲆魚”比較,雖然“鴉片魚”很嚇人,但更通俗、更上口,在市場上更有誘惑力。
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一位專家說,水產品名字不統一,這確實是個問題,對山東水產品銷售肯定有一定影響。今后應該在這方面琢磨一下,看怎么和市場慣例接軌。搞市場搞銷售“學究氣”不能太濃,搞學問搞科研可以。最近在濟南北繞城高速路上,東營新立了個“黃河口大閘蟹”廣告牌,從以前的“毛蟹”、“河蟹”稱呼開始轉向“大閘蟹”宣傳,帶了個好頭,效果很好,今后可以進行廣泛推廣。
南方漁網編輯:張弘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