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我曾經參加了一個酒會.那頓飯大概花費了有5000元/桌。吃飯人都是大老板,最大一個老板今年出口額10億人民幣。比較中間的老板拿自己兜里而絕對不要貸款的錢投資飯店三個,5個億。比較小的老板壟斷東北、華北、西北三個地區對蝦生意,2006年加工、銷售對蝦8000噸4個億。還有一個老板沒上這個桌而跑到旁邊桌去。雖然他去年在印尼買了一個海島,準備發展海上養殖。他是這桌老板的學生輩.奇怪是,有錢的中國人居然把龍蝦這道最貴的菜給剩下,也不吃象牙蚌,也不吃金槍魚。因為生吃。中國人不明白,龍蝦肉沾了醬油或者日本芥末之后,全成了醬油芥末味,你怎么吃?龍蝦市場價格300元/斤,不吃。打包時帶走的烤鴨——40元/只。
外國人又整不明白,中國人自己養殖的海參,酒桌上賣80元/只,那個東西誰吃?那是魚嗎?而中國大佬要了四只海參,叫“八寶海參”。吃完之后,余下七寶都在,就海參沒,蝎虎——中國文化。大佬喜歡吃海參的原因,外國人不明白他們就知“偉哥”好使。中國大佬知道,海參比“偉哥”還偉,“偉哥”是哥,海參是“偉爺”。就是那個號稱水產黃埔軍校校長的西北王,前年骨折,應該是傷筋動骨100天,他30天沒事。因為天天吃一只海參,海參中極品——刺參也叫灰參。飯店賣價:80元/只。日本干品刺參4500元/斤。
我曾經在其它帖子講到南美白蝦的市場處境。南美白蝦是從厄瓜多爾引進品種,主要特點生長周期短,在海南、廣東、廣西等地每年可以養殖三茬,那產量就比中國對蝦高許多。它海水、淡水都可養殖。它最大缺點沒有蝦味兒,但是長的和中國明蝦、麻蝦一個摸樣。它去年在市場中火賣,今年仍然火賣,明年可能還會賣好。原因就是它融入了中國文化之中。消費者市場中很少聽到南美白蝦的名字,他在市場中的名字,就是“冰鮮蝦”。因為在現有的所有對蝦品種中,比如:日本對蝦、中國明蝦、基圍蝦、紅蝦等,它們的保管與運輸,都必須是冷凍處理以后或者是空運活鮮產品,才能夠進入消費市場,唯獨南美白蝦可以用保溫箱包裝,加入冰塊運輸與保管。原因在南美白蝦是最皮實的一只蝦,暫且我們不說它是最便宜或者最不值錢的蝦。南美白蝦引進我國有20年歷史,一直沒太多市場,而在10年以前對蝦市場是以草蝦為主。5年以前,由于市場對南美白蝦的偏見,養殖南美白蝦與經營南美白蝦的農戶與商戶幾盡全軍覆沒。
南美白蝦為什么在長達15年時間里銷售不暢甚至行將退出中國市場。原因在它在市場中沒有給自己:正名。不是沒有正名是根本就沒有名字。很難想象,一個品種在市場上浪跡多年而沒有一個名字。直到運輸方式發生變化之后,即:冰鮮冷藏集裝箱運輸之后,南美白蝦被人貫之以“冰鮮蝦”之后,它才突然火暴起來。起碼它在市場中有了一個只有他自己才有的名字——“冰鮮蝦”。雖然這個名字根本就不象名字。
在中國辦任何事情首先需名正言順。如果您已經領取了結婚證結婚了,但你不辦酒席不宴請親朋好友你就不算結婚。雖然你確實“名正”但是你“言不順”。社會周邊你還混沒?別說你連名字都沒。
就因為有了一個自己區別于別人的名字,不象名字的名字,沒有任何想象余地的名字。南美白蝦在一夜之間突然火暴,火暴到一發不可收拾。
基圍蝦的名字特別富有想象力。它是怎么就給基圍的?是不是在大海里也可以像養羊那樣子圈一塊地,圈樣?“麻蝦”是麻子嗎?他怎么就不叫“花蝦”?麻蝦嘛樣子?都特別給人留有想象余地。中國文化以至于中國藝術特別講空白。中國藝術的真正魅力,并不在實而在需。誰都會寫字,但只有大師級人物才會把主要著眼點放在空白之處。大師不考慮一筆一畫,那是俗人考慮的事情。大師講究一幅字的整體美學,整體感受。他的語詞已經全部留給給人無盡遐想的空間中、空氣中、云霧里、空白處。從而產生千千萬萬不同的感想。這樣的字,才是中國字,是中國文化。西方所欣賞的印象派,其實中國八大山人早就創造出來了,之不過沒提升到印象高度。
南美白蝦至今也得不到飲食界青睞,就沒一道名菜,沒有像十三香麻小龍蝦、像中國明蝦做出來的“油燜大蝦”、像基圍蝦做出來的“手剝蝦”一個個鋒芒必露一個個流行于大江南北,一個個神采激昂。這個姥姥不痛舅舅不愛的孤獨浪子因為有了名字而有名起來。2004年,我國對蝦出口遭遇美國反傾銷調查后,南美白蝦出口急劇下降,成倍下降,下降到幾乎就沒出口的地步。這個孤獨浪子并沒絲毫感覺,銷售量繼續大幅盤升,銷價不降反升,成為食品界一道獨特風景線。
誰也想不到,正是對中國養殖南美白蝦進行反傾銷制裁的美國,美國的企業——肯得基快餐開始給南美白蝦正名。它在2006年年底給南美白蝦做了一道菜,起名:“飛燕蝦”。其實,就是在中國市場,中國超級市場中早就存在的“面包蝦”在中國餐廳早就有的“鳳尾蝦”的另一種叫法而已。“飛燕蝦”能夠成為流行菜式嗎?我說不能。,如果,如果“肯得雞”是“啃得蝦”那有可能。那才靠譜。南美白蝦的名字是“吳希望”嗎?不是。那么“吳思維”?也不是。南美白蝦正確名字:是流行歌曲中的“無所謂”。窮人孩子才無所謂。何況厄瓜多爾孩子。
三文魚”是英文“salmon”音譯,其實三文魚就是中國傳統上的名貴魚品——大馬哈魚,鮭魚類的一個品種。如果我們把三文魚生吃,就叫做“馬哈魚生吃”,一般人都不會去吃。因為中國早有馬哈魚存在,中國人并沒生吃。中國人主要是把馬哈魚魚子取出來然后賣給西方或俄國人吃。中國人對加工之后的馬哈魚一般做成咸魚再吃,因為馬哈魚魚肉不好吃。但是挪威人就生吃,日本人也那樣吃,而且有壽司相拌。一叫“三文魚”就是外國產品了,那它的吃法理應隨外國走。所以,三文魚能夠比較痛快進入中國市場。因為他不是:馬哈魚。在很多情況下,消費者需要幻覺、需要想象中從來沒有過的刺激。即便它的味道與白開水一個模樣。
與三文魚非常相似的一條魚叫:虹鱒魚。紅鱒魚也是近十年發展起來的新品種。虹鱒魚也特別想叫三文魚。也隨著三文魚做法想要生吃。但是虹鱒魚不是三文魚。虹鱒魚就是生吃不起來。你想怎么解釋你也是鱒魚而不是鮭魚,不行。你非要靠挪威魚提高你身價是夢想。虹鱒魚發展也有10年多。虹鱒魚的養殖前輩基本都虧損得不知跑到那里去了。虹鱒魚在發展的十字路口左右徘徊拿不定主意。知道你是條好魚,也知道你味道并不是好魚。那么,你要發展就必須有市場賣點。三文魚賣點是:外國的魚,先進的魚。其次:生吃。你賣點是什么?想想,然后再行動。帕瓦羅蒂演唱的<今夜無人入睡>唱得響徹云霄,如果沒有<圖蘭朵>經典故事,會那樣震撼人心嗎?。如果沒有故事,會“今夜無人入睡”嗎?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